首页 > 红色胶东

中国的保尔——著名军旅作家赛时礼

2023-10-09 编辑: 宋倩

      

      在红色胶东革命岁月中,他参加和指挥过大小战斗200多次,6次身负重伤,是胶东地区著名战斗英雄。作为特等伤残军人的他,在离休后以惊人毅力完成《三进山城》《智闯威海卫》等30多部作品。“峥嵘岁月汗马功,身残志坚绘新风”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是用枪写过和平、用笔写过战争的著名军旅作家赛时礼。

      

赛时礼

      战火熔铸英雄汉

      赛时礼,1919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现威海市文登区)坤龙邢家村一个贫苦家庭。他在村里只上了四年小学,就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少年时代的赛时礼喜欢京戏,农闲时在村里的“子弟会”(京戏班子)里学戏。他记性好,学戏快,是戏班子里多面手,不管是什么角色,总能演得活灵活现。受戏中豪杰英雄气概的影响,赛时礼好打抱不平,痛恨那些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

      1937年12月,距离赛时礼家乡不远的天福山上竖起“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大旗,胶东大地燃起抗日烽火。1938年,受革命队伍抗日宣传的影响,赛时礼在本村参加抗日救国自卫团,担任团长。后受党组织派遣化名于林庭,打入国民党顽固派部队做“策反”工作,凭借机智勇敢,成功带回一个班的兵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赛时礼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开始了出生入死、历尽艰险的战斗生涯,曾先后6次负伤,从不退缩。1940年7月初,在一次与日伪军激战中,他奋不顾身冲上去夺敌人的重机枪,一颗子弹从其左肩胛骨打进去,从后背穿出,炸开了一个血洞,背部负重伤,是战友和乡亲们冒死挽救了他的生命。没等伤口完全愈合,他又重返战场,这是他第一次负伤。

      赛时礼骁勇善战、冲锋在前,很快成长为优秀指挥员。1942年5月,在讨伐胶东投降派赵保原战役中,已是东海军分区主力部队连长的赛时礼,带领部队攻打一个4层的大碉堡。夜里他带着突击班,竖起两丈多高的梯子,攻上碉堡第三层,突然一颗子弹打中左大腿,这次负伤赛时礼的左腿断了,被评为一等残废。组织上命令他回家休养,但他再三请求重回部队继续战斗。

      

1943年,担任文东独立营二连连长的赛时礼

      赛时礼因伤病由主力部队转入地方部队,担任文东独立营二连连长。二连在他的率领下,拔据点、截汽车、打埋伏、闹县城、闯威海卫,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组织战斗80余次。为了克服腿残带来的行动不便,他先是坐着抬筐指挥,后嫌碍事改骑毛驴。日伪军则是谈“赛瘸子”色变,闻“毛驴连长”而遁,当时在胶东一带,“赛瘸子”“毛驴连长”成为妇孺皆知的传奇式英雄。1944年7月,在胶东军区首届英模大会上,因战斗勇敢、指挥灵活、以少胜多、战功卓著,赛时礼被授予“战斗模范”光荣称号。

      解放战争中,赛时礼仍在第一线冲锋陷阵。1947年11月,时任代理团长的赛时礼在海阳战役中第六次负伤。他身中两颗重机枪子弹,昏迷了七天七夜。被抢救过来时,已是浑身上下布满16处战伤的特等残疾人,医生宣判他终生只能躺在病床上。赛时礼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经过异常艰难的自我康复,最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即使这样,后来他还让战士抬着指挥了青岛崂山的剿匪战斗。

      从抗日战争初期到解放战争结束,赛时礼参加大小战斗200余次,先后6次负伤,真正是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他先后被授予“战斗模范”“爱兵模范”“模范指挥员”“模范工作干部”“学习模范”等光荣称号。

      身残志坚绘新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赛时礼先后担任南海军分区司令部参谋处长、胶东军区司令部训练科长、昌潍军分区副参谋长、山东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处长等职。1951年8月,因工作出色荣立三等功。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同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和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20世纪60年代,赛时礼的伤口经常复发,多次摔倒、昏厥,无法坚持正常工作。1962年,赛时礼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怀着一个战争幸存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决心拿起笔来,用文学的形式讴歌革命先烈,教育和激励后代坚定信念跟党走。

      ​  

埋头写作

      文学创作对于赛时礼这样一个仅有四年小学文化的特等残疾来说,困难程度绝不亚于在战场上拼杀,可以说写作是在炼狱般的煎熬中进行的。他的头、颈、肩、背、手、臂、腰、腿多处受伤,半身不遂,连坐、站都极为困难,且右眼失明,左眼的视力仅有0.2,加之没有写作经验,空有一肚子素材却无从下手。写作时间稍长,眼睛就模糊一片,右手蜷曲、左臂抬不起来,写字时只能用左手去“捅”;腰椎移位,坐久了疼痛难忍,必须由别人“搬”才能站起来;多次摔倒,往往又造成新的骨折。

      

电影《三进山城》剧照

      赛时礼没有退缩,克服重重困难,以当年攻碉堡的勇气,咬紧牙关,坚持写作。他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开始了小说《三进山城》的创作,经过一年多的顽强写作,30多次修改,终于完成了第一部小说。1964年10月,小说《三进山城》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长春电影制片厂决定将其搬上银幕。赛时礼又夜以继日地投入了电影文学剧本的改编,尽管从未接触过电影创作,但他传奇般的战斗经历,最终成就了这部红色经典电影。这部电影共发行了280多个拷贝,曾一度风靡海内外,在亚洲、欧洲、非洲一些国家和香港地区放映,受到了广泛好评。

      

1980年7月,电视剧《智闯威海卫》拍摄现场

      赛时礼从创作第一篇小说《三进山城》开始,一直笔耕不辍,先后创作出版200余万字的作品。根据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相继创作小说《陆军海战队》《智闯威海卫》《追踪》《黄金计》;完成电视剧本《智闯威海卫》《激战前夜》《沉日》《血醒》《敌腹掏心》等,先后拍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播出。此外,赛时礼撰写了大量革命回忆录,为胶东党史部门及许多曾经在胶东工作的老同志书写了数万字的历史资料、证明材料和回忆文章等,是胶东的活地图。

      赛时礼总说战友是自己坚持几十年艰苦写作的动力,“我的生,是别人的死换来的!不把革命烈士的英雄壮举记录下来,传给子孙后代,我幸存下来还有什么意义!”1981年,赛时礼当选为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9年被授予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奖章,其感人事迹在军内外广为流传,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革命伴侣忠贞情

      赛时礼的辉煌人生离不开妻子巴枫的支持。巴枫是1943年参加革命的老战士,1946年,在烟台警备司令部担任作训科长的赛时礼与在烟台公安局工作的巴枫相识相恋,于1947年3月结婚。

      巴枫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巴枫与赛时礼结婚8个月,赛时礼便第六次负伤,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特等残废军人。年仅23岁的巴枫发下誓言:“只要我活着,就会照顾你一辈子!”

      

巴枫为丈夫抄写书稿,一起探讨切磋

      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巴枫实践了自己的誓言。1957年,巴枫牺牲了自己大好前途,离开了工作岗位,担负起照顾赛时礼的全部重担。她五十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赛时礼,搀扶、陪伴、激励着赛时礼。

      赛时礼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曾多次回乡看望。几十年来,赛时礼把稿费都捐助给家乡办教育,修建烈士陵园,捐助失学孤儿和孤寡老人,关心弱势群体,多次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赛时礼表现出一贯的英雄本色,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高风亮节的绝唱。2001年10月30日,赛时礼病逝。临终前他立下遗嘱:我的后事一切从简,不举行告别仪式,不要花圈,不戴白花、黑纱,一切都和我活着一样。

      

赛时礼在文登峰山烈士陵园悼念牺牲的战友

      赛时礼用自己一生谱写出一首高亢的英雄之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为《赛时礼作品选》写的序言是:赛时礼在战场上是一个打不倒的英雄好汉,在文学创作上也是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好汉,可以说,他本人就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典型艺术形象。他亲笔为赛时礼题词:峥嵘岁月汗马功,身残志坚绘新风,准确概括了赛时礼的一生。(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