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踏上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来科学把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根据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渐进发展,不搞“一刀切”,以创新性的生动实践铸造乡村振兴“金钥匙”。
深挖独特自然资源,助推产业振兴。尊重乡土,就地取材。充分挖掘产业、山水、田园、民居等潜在优质资源,以乡村旅游资源与土地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休闲为脉络,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临港区草庙子镇西李家夼村在发展之初,村“两委”、党员干部带头清理“三大堆”,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联动,集中力量打造清泉康谷样板片区,获得“全国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等多项荣誉。在金井黄山深处,一处威海新晋网红打卡地——暮野星河金井·飞盘露营也已经建成,草庙子镇扎实探索“城郊游、慢休闲”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以发展文旅产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助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纳优秀创新人才,夯实振兴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为推动各村主导产业高效崛起,草庙子镇与浙江大学等专业设计团队对接,形成了3至5年全镇乡村振兴总体发展规划。2023年以来,驻村选调生、乡村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师范生、基层党员干部等优秀人才不断加入乡村振兴队伍,踊跃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乡镇也政府不断完善农村后备干部储备体系,吸纳人才培养村“两委”干部,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制定本土人才培养方法,培育出一批熟悉村居环境、心怀乡土情结的创新型人才。
深研特色齐鲁样板,繁荣多彩文化。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学习泗水县龙湾湖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经验,常态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举办特色“秋收节”“音乐节”,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遍”乡村大地,通过送戏下乡等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村内打造文化墙,展现新时代乡村风貌。临港区政府以党建为引领,整合镇内7处红色资源和5处红色引擎示范点,形成“1+4+N”课程体系,将红色教育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作者:临港区草庙子政府 张婷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