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流经九省区,从山东省东营市汇入渤海,这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我们要解好黄河治理这道“方程式”,扎实做好黄河流域的治理保护工作,让黄河持续造福人民,助推民族复兴历史进程。
解码“千秋大计”的“方程式”,筑牢岁岁安澜的安全屏障。黄河宁,天下平。7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从在上游兴建龙羊峡、刘家峡大型水库,再到中游兴建三门峡、小浪底水库,从初期的“宽河固堤”,再到目前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调控洪水,“拦、调、排、放、挖”处理泥沙,其间又加快推进黄河防汛信息化建设,沿黄军民、黄河建设者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在黄河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让古老的黄河从“中华之忧患”变成了一条利民之河、安澜之河。
解码“绿色发展”的“方程式”,扛牢永续发展的使命责任。推动黄河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青山绿水”是基础,要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之路。要在大的方向上紧扣构建形成黄河流域“一轴两区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沿黄河各地区当从实际出发,坚持“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理念,坚守生态底线,突出地域特色,闯出一条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只有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改善沿黄人民群众生活,才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者:乳山市融媒体中心 李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