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的“齐鲁样板”

2023-10-12 编辑: 宋倩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阔步新征程,唯有以产业振兴“强体”,生态振兴“塑形”,文化振兴“铸魂”,才能促生产、生态、生活,才能保证农业稳产稳增、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方能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三仗”齐下,打造稳产增产的“高质量”农业。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打响粮食安全“保卫战”。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吨半粮”县,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产业化品种,鼓励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优良品种推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打实特色产业“培优仗”。因地制宜、做强做优各地特色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培育特色农业强县强镇,全面推进“一镇一特”。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战”。推进全产业链发展,聚焦延链、补链、壮链、优链,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

“三卷”合一,建造宜居宜业高颜值农村。答细环境“治理卷”,突出重视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能源革命”和污水、垃圾处理,留住田园风光。答精生态“修复卷”,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湖长制、田长志,加强泰沂山区、昆嵛山、东平湖、南四湖等重点区域乡村保护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留住鸟语花香。答优绿色“低碳卷”,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环保生产方式,培育“健康细胞”特色样板,留住山清水秀。

“三抓”并举,塑造富裕富足的“高素质”农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以“三抓”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抓道德示范,汇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深化“诚信齐鲁”实践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抓文化承载,唱响“主旋律”。深挖优秀农耕文化内涵,弘扬红色文化,坚持“山东文脉”工程建设振兴传统节日,实施古城、古村、古镇建筑保护计划,唱响农民物质精神双向富的“主旋律”。抓移风易俗,引领“新风尚”。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创建文明村镇。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奋进新时代,惟有拿出“舍我其谁”的魄力,聚力高质量农业、高颜值农村、高素质农民,才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齐鲁样板”打得更响、更亮、更美!(作者:经开区法院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