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丨合作社托管,农民“坐”收红利

2023-10-16 编辑: 宋倩

      

      10月12日,文登区界石镇顺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院内铺满了晾晒的花生,仓库里,各类农业机械整装待发。顺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传国忙得脚不沾地,联系客户、调配农机的电话响个不停。

      顺发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在政府补贴支持下,陈传国抓住时机购进了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200多台(套)农机具,发展培养112名农机手、农机专业户成员,签约服务界石镇2.7万亩土地。

      凭借实现耕、种、管、收、初加工全程机械化“一条龙”服务,顺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说起早些年种地的光景,陈传国连称是件苦差事,而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种田更高效。

      来到合作社后面的玉米地里,三台收割机正在作业。农机手姜红文驾驶着收割机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不一会儿,玉米粒就从收割机的出粮口处倾泻而出。

      “现在农机手全部在田间忙,为全镇农户提供花生、玉米收获以及耕整地服务。马上就进入小麦种植阶段,大家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每天每台设备在外作业面积达到50亩至60亩。”陈传国说,“现在都不再需要长时间晾晒,一座烘干塔,一天就能处理200吨左右粮食。”

      合作社充分利用集约化、统一调配的优势,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机具,将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

      为此,合作社定期开展农机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农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及操作技能。如今,112名农机手、农机专业户成员全部持证上岗。

      “我们还将建造一座烘干塔,烘干能力再提升150吨至200吨。”陈传国满脸憧憬。(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泽瀚 通讯员 孙潇 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