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港区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积极开展村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全面规范”年行动、村党组织“跨村联建”试点工作、“1+3”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效能提升行动等,不断建强基层组织、强化教育培训、壮大集体经济,引领乡村振兴“快步走”。
选好“领头羊”
引领一支队伍,盘活一地资源
10月11日,记者走进草庙子镇西黄山村,村里树木翠绿、街道整洁,白墙红瓦的民居古朴自然。见到村党支部书记李晓明时,他正在助农直播间里准备第二天要直播的农产品。
李晓明直播推介西黄山村农产品
2020年,李晓明担任西黄山村党支部书记。“西黄山村有村民94户、271人,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21人,村里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农作物和果园。”说起村里的情况,李晓明如数家珍。
西黄山村基础设施薄弱,村民对村“两委”尤其是村党支部认可度不高。上任伊始,李晓明决定从宣传党的政策、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结合村情,李晓明提出党员“1+5”联亲分包机制,每名党员自行认领5户关系亲近、方便工作的联系户,确保信用积分、美丽庭院等各项工作能直推入户。同时,村内老党员做表率,主动拆除自家门口的鸡窝、狗窝、自建遮阳棚等,带头参与植树等活动;年轻党员发挥所长,负责解决村民家中电子产品出现的问题,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
西黄山村村民正在果园里为苹果摘袋
随着村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生活满意度稳步提高,李晓明的工作重点落到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上。
李晓明瞅准市场,带领村“两委”因地制宜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新路子,由西黄山村党支部领办威海华启果蔬专业合作社,选准菊花、黑小麦为村里主导产业,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销售。“如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3年前的不足3万元,增加到近15万元,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李晓明说。
育好“排头兵”
拧成一股绳,推动一方发展
为激活乡村资源,促进村级资产增值增效,临港区麓源果乡样板片区成立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党委,将片区内的智慧农业产业园、现代果业产业、种养循环农牧产业、五彩谷旅游产业等发展党总支、36个村级党支部、7个企业党支部、2个学院党支部进行有机整合,持续优化园区党委运行机制、强化园区党委组织功能,引领服务农业产业发展。
“每一条大鱼上面会有特殊标记,游客钓到后,可到文峰采摘园凭票领取葡萄。”汪疃镇大宝巨物垂钓基地负责人于文泉介绍,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在五彩谷旅游产业党总支协助下,文峰植物园和大宝巨物垂钓基地推出“联名”活动,既让钓友满载而归,也畅通了葡萄销路,大家抱团发展、共创共赢。
眼见“联名”活动好评如潮,包含汪疃村、王家庵村、邹家庵村、古龙屯村、黑龙洼村及山东文峰集团有限公司、威海太公缘农耕部落在内的五彩谷旅游产业党总支,抓紧复盘总结经验,推动“两企+五村”特色民宿片区开门迎客。
“自从跟文峰集团‘搭伙’,我们真是没少沾光。他们帮我们修路、绿化环境,以前上山土路狭窄,人走都不方便,现在硬化好了,卡车也能开上去。”说起村里的变化,邹家庵村村民邹积海一个劲地夸,“你看,前面那几栋房子就是五彩谷今年跟村里合作开发的民宿,多漂亮。”
麓源果乡样板片区风景秀丽
特色民宿是五彩谷的一个重要功能分区,依托周边优质旅游资源,流转土地,打造集休闲体验、采摘观光、住宿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民宿集群。
像开展“联名”活动、打造特色民宿功能分区这样的重大决策,五彩谷旅游产业党总支都会上报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党委。对此,汪疃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于健洋介绍,基于发展方向多元化、内部结构复杂化的特点,麓源果乡样板片区由园区党委开展统筹,协调四个产业党总支,引领基层党组织,按产业区域划分,精细化、规模化管理,汇聚党委政府、企业、协会和群众等多方力量,协调化解联系群众、土地流转、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人员培训等重点、难点问题,统筹实施片区道路、水利、绿化、亮化等工程。
近年来,麓源果乡样板片区已逐步发展起39家农民合作社、26个特色产业项目和50余个乡村旅游点,带动11家农业企业成为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70余名农民成为产业工人,项目周边村集体和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年获益约500万元,村民通过“家门口”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约2.79万元。(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威晨 文/图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