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发布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推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新成效,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夯实基础”。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现实要求。
保障粮食安全是国计民生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两藏”,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提振农民粮食种植积极性,发挥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作用,提高农民应对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应对能力,减少经济损失。运用好稳定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激励、产粮大县奖励、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等,让农民实实在在通过粮食种植获利。还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耕种条件。探索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机制,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要强化农业科技体系创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计划,因“鲁”制宜培育抗旱、抗碱作物新品种,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肥替代技术、全程机械化等农业技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
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要基础。农村产业发展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民产业。政府牵头培育农产品产业链“链主”企业,打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更多利润“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产业发展持续保证产品竞争力,品牌建设与产品品质提升必不可少,要不断加强测土配肥、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替代、统防统治等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推广绿色农业,打造一批品质过硬、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精品品牌。与此同时,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也必不可少,目前预制菜产业方兴未艾,2023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山东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具有农产品品种丰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居全国前茅、交通网络通畅等众多优势,要通过强化品牌建设、订单生产、网络销售等方式将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带动农业产业再上新的台阶。
荣耀已在身后,未来充满挑战。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以饱满的姿态、切实的举措倾力打造“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片区。(作者:威海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侯成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