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大力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而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被誉为“地球之肾”。
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湿地保护,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积极履行公约责任,参与国际交流,与各缔约方进行广泛合作,成为全球湿地保护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目前,中国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并于2022年6月1日正式施行。
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山东作为河海交汇的湿地大省,2018年东营被认证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第十四届《湿地公约》大会山东济宁也成功入选“国际湿地城市”,同时,山东省级湿地公园134处,数量全国第一,国家湿地公园66处,数量全国第二。
提到山东最美湿地就不得不提黄河三角洲湿地,其地处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处,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春天万物复苏时,漫步湿地,群鸟或驻足、或翱翔,美不胜收。青翠远山绕密林,一叶渔船醉落日。南四湖湿地作为亚洲最大的草甸(dian)型湖泊湿地,201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济西湿地、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东昌湖国家湿地公园、白浪河国家湿地公园……这些名字,每一个都代表着山东的独特自然之美和丰富的生态多样性。
湿地,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每一个生命都依赖于湿地,每一种生活都受益于湿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这些珍贵的湿地资源,让我们的后代也能享受到大美湿地的壮丽景色和无尽的生命力。这是每一个山东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对自然的敬意和回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大美湿地继续润泽齐鲁。(作者:高区田和街道新田社区 刘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