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是择一业终一生、专一行精一技的坚定意志,是以精工求精致、以筑梦筑幸福的不渝决心。威海市总工会、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将陆续发布2023“威海工匠”系列报道,讲述他们匠心筑梦的荣耀故事。本期“工匠故事”的主人公是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永林。
日前,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偌大的生产车间里,焊花飞舞、弧光闪烁。王永林头戴防护罩,手持焊枪,正一丝不苟地作业。伴随着“呲呲”响声,一道细密精良的焊缝完美成型。
王永林是舾装部一名焊接高级技师。今年37岁的他已在焊接行业摸爬滚打了16年。多年来,他苦练技艺,多次在专业比赛中获奖;勇于创新,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言传身教,倾囊相授,积极培养新一代焊工。在平凡岗位上,王永林日复一日,用高度责任心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
勤学苦练“硬功夫”
练就焊接“神枪手”
从集装箱船到散货船,从抛石船再到高端客滚轮,多个亮眼的项目从金陵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走向全世界,这其中不少船体上的焊工都来自王永林的妙手。
焊接作业的环境被高温包裹,同时充斥着高分贝噪音和溅起的灰尘,非常考验人的耐力。但对于王永林来说,这些似乎都不是问题,他做事非常专注,常常自动忽视外界环境带来的困扰。
谈起王永林,同事们都对他赞不绝口。“他天生具备作为一名优秀焊工所需的天赋,手法又快又准!”王永林的同事说。只有王永林自己知道,别人眼中的“天赋”,来源于十年如一日的经验积累和潜心训练。
2006年,刚从威海职业学院毕业的王永林,怀揣对未来的期待来到了当时的威海船厂修船车间,成为了一名船舶焊工。在这里,王永林才意识到,学校的理论知识只是纸上谈兵,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焊工,必须在岗位上苦练。
起初,师傅不敢放手让王永林独自干活,只让他在一边打下手。勤于钻研的王永林蹲在师傅边上,瞅准师傅去厕所的机会,拿起焊枪就练。中午大家都休息了,王永林就抓紧时间吃完饭,跑回车间在实验版上练习。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王永林得到了老师傅的认可,终于有了“正大光明”握上焊枪的机会。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认可,每天都扎在车间,苦练技艺。从初出茅庐的焊接专业学生,凭借自身不懈的努力,王永林一步步成长为具有专业水平的“高、精、尖”焊接高级技师,成了焊接岗位的“神枪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勤学苦练来的“硬功夫”,王永林在参加的各类竞赛中屡屡获奖。2018年获“技能兴鲁”船舶焊接三等奖;2019年获威海市职工技能竞赛第三名;2020年获山东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大比武团体三等奖;2022年获“技能兴威”职业竞赛第二名;2023年获“技能兴威”第三名。
技术攻关“巧创新”
当好合格的焊接工艺员
高端客滚船是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与公司以往所建造的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相比,高端客滚船的建筑面积高达上万平方米,要建造这样一艘庞然大物,对所需的焊接材料和工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难度。
为此,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设立了焊接研讨小组,挑选三名最优秀的焊工担任焊接工艺员,研究最新材料,反复实操测试,做出焊接时的最佳参数在全公司推广,为三百多名焊工打样,而王永林就是其中之一。
在高端客滚船建造过程中,薄板的拼板焊接是最大的难点之一。公司车间内薄板拼板焊接采用的是单丝埋弧焊,要在不开坡口的情况下保证钢板对接缝全焊透,焊接参数较大,焊接热输入较高,但是薄板本身的强度较低,抵抗变形能力差,焊接过程中极易引起钢板波浪变形和折角变形。
“能否创新工艺改变眼下的难题?”发现这个问题之后,王永林一直在思考解决之法。有天晚上睡觉前,他突然灵感乍现:“采用双丝埋弧焊说不定能行!”
第二天一大早,王永林兴冲冲地来到车间测试。经过实际操作后,王永林发现这个办法可行!“成功了!”那一刻,他乐得像个孩子一样,跳了起来。
事实证明,王永林琢磨出的这种单电双丝埋弧焊法,与单电单丝埋弧焊相比,在焊接速度上提高了1.5到2倍,整体焊接效率提高30%到40%。焊接变形也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后续大量的机械调平、火工调平和结构装配的难度。
“以胶东海运客滚船为例,8mm以下拼板缝的长度大约2900米左右,从焊接、搬运、调平的工时、设备消耗和材料消耗方面考虑,可节省2000工时左右,设备和材料消耗可节省6万多元,单条船可节省费用13万元左右。”王永林介绍。
倾囊相授“真本领”
积极带徒 做好“传帮带”
“从熟练掌握气焊、电弧焊、氩弧焊、TIG焊、MAG焊等焊接方法”到“针对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问题进行立项,总结创新成果、创新工艺技术、试制研发新产品”,王永林履历表上的这两段话,正是他职业生涯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
“最初做焊工的时候,只想着怎么把手法练好。现在就想着,怎么研发出新的工艺。”王永林说,如今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在全球高端客滚船细分市场上的交付量和在手订单量均位列第一,他感觉压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先后完成了对《多导向小车焊接工艺》《薄板流水线自动双面焊工艺》《细实芯焊丝CO2保护焊工艺》等十几项技术攻关项目以及高质量工艺的精益改善。
一枝独秀不是春。
王永林在不断打磨自身技术的同时,还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希望能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焊工,将精湛的焊接技术传承下去。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王永林积极参与和组织相关活动,从理论知识、生产经验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进行“传帮带”,多次开展“管对接钨极氩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板对接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等高级焊接技能培训。
王永林先后助力公司培养了12名高技能人才,其中包括8名焊接技师和4名高级焊接技师。(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贾文娟/文 宫举卫/图)
日前,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偌大的生产车间里,焊花飞舞、弧光闪烁。王永林头戴防护罩,手持焊枪,正一丝不苟地作业。伴随着“呲呲”响声,一道细密精良的焊缝完美成型。
王永林是舾装部一名焊接高级技师。今年37岁的他已在焊接行业摸爬滚打了16年。多年来,他苦练技艺,多次在专业比赛中获奖;勇于创新,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言传身教,倾囊相授,积极培养新一代焊工。在平凡岗位上,王永林日复一日,用高度责任心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
勤学苦练“硬功夫”
练就焊接“神枪手”
从集装箱船到散货船,从抛石船再到高端客滚轮,多个亮眼的项目从金陵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走向全世界,这其中不少船体上的焊工都来自王永林的妙手。

焊接作业的环境被高温包裹,同时充斥着高分贝噪音和溅起的灰尘,非常考验人的耐力。但对于王永林来说,这些似乎都不是问题,他做事非常专注,常常自动忽视外界环境带来的困扰。

谈起王永林,同事们都对他赞不绝口。“他天生具备作为一名优秀焊工所需的天赋,手法又快又准!”王永林的同事说。只有王永林自己知道,别人眼中的“天赋”,来源于十年如一日的经验积累和潜心训练。

2006年,刚从威海职业学院毕业的王永林,怀揣对未来的期待来到了当时的威海船厂修船车间,成为了一名船舶焊工。在这里,王永林才意识到,学校的理论知识只是纸上谈兵,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焊工,必须在岗位上苦练。
起初,师傅不敢放手让王永林独自干活,只让他在一边打下手。勤于钻研的王永林蹲在师傅边上,瞅准师傅去厕所的机会,拿起焊枪就练。中午大家都休息了,王永林就抓紧时间吃完饭,跑回车间在实验版上练习。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王永林得到了老师傅的认可,终于有了“正大光明”握上焊枪的机会。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认可,每天都扎在车间,苦练技艺。从初出茅庐的焊接专业学生,凭借自身不懈的努力,王永林一步步成长为具有专业水平的“高、精、尖”焊接高级技师,成了焊接岗位的“神枪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勤学苦练来的“硬功夫”,王永林在参加的各类竞赛中屡屡获奖。2018年获“技能兴鲁”船舶焊接三等奖;2019年获威海市职工技能竞赛第三名;2020年获山东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大比武团体三等奖;2022年获“技能兴威”职业竞赛第二名;2023年获“技能兴威”第三名。
技术攻关“巧创新”
当好合格的焊接工艺员
高端客滚船是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与公司以往所建造的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相比,高端客滚船的建筑面积高达上万平方米,要建造这样一艘庞然大物,对所需的焊接材料和工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难度。

为此,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设立了焊接研讨小组,挑选三名最优秀的焊工担任焊接工艺员,研究最新材料,反复实操测试,做出焊接时的最佳参数在全公司推广,为三百多名焊工打样,而王永林就是其中之一。

在高端客滚船建造过程中,薄板的拼板焊接是最大的难点之一。公司车间内薄板拼板焊接采用的是单丝埋弧焊,要在不开坡口的情况下保证钢板对接缝全焊透,焊接参数较大,焊接热输入较高,但是薄板本身的强度较低,抵抗变形能力差,焊接过程中极易引起钢板波浪变形和折角变形。

“能否创新工艺改变眼下的难题?”发现这个问题之后,王永林一直在思考解决之法。有天晚上睡觉前,他突然灵感乍现:“采用双丝埋弧焊说不定能行!”
第二天一大早,王永林兴冲冲地来到车间测试。经过实际操作后,王永林发现这个办法可行!“成功了!”那一刻,他乐得像个孩子一样,跳了起来。

事实证明,王永林琢磨出的这种单电双丝埋弧焊法,与单电单丝埋弧焊相比,在焊接速度上提高了1.5到2倍,整体焊接效率提高30%到40%。焊接变形也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后续大量的机械调平、火工调平和结构装配的难度。

“以胶东海运客滚船为例,8mm以下拼板缝的长度大约2900米左右,从焊接、搬运、调平的工时、设备消耗和材料消耗方面考虑,可节省2000工时左右,设备和材料消耗可节省6万多元,单条船可节省费用13万元左右。”王永林介绍。
倾囊相授“真本领”
积极带徒 做好“传帮带”
“从熟练掌握气焊、电弧焊、氩弧焊、TIG焊、MAG焊等焊接方法”到“针对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问题进行立项,总结创新成果、创新工艺技术、试制研发新产品”,王永林履历表上的这两段话,正是他职业生涯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

“最初做焊工的时候,只想着怎么把手法练好。现在就想着,怎么研发出新的工艺。”王永林说,如今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在全球高端客滚船细分市场上的交付量和在手订单量均位列第一,他感觉压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先后完成了对《多导向小车焊接工艺》《薄板流水线自动双面焊工艺》《细实芯焊丝CO2保护焊工艺》等十几项技术攻关项目以及高质量工艺的精益改善。

一枝独秀不是春。
王永林在不断打磨自身技术的同时,还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希望能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焊工,将精湛的焊接技术传承下去。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王永林积极参与和组织相关活动,从理论知识、生产经验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进行“传帮带”,多次开展“管对接钨极氩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板对接焊条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等高级焊接技能培训。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蔡 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