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就给出了四季养生原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冬即冬天的开始,此时养护身体最宜藏阳补阳,养精蓄锐,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立冬养生都有哪些讲究?这些要点别错过啦。
☛补冬:来碗羊汤可好?
在民间,素有“立冬补一冬”的说法。若问谁是“冬补”第一肉?答案非羊肉莫属。羊肉属于热性的肉,能够暖身暖胃,帮助身体抵御严寒。除羊肉以外,立冬进补,可以适当吃“白”食——
·白菜
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在干燥的秋冬季节,多吃白菜可以起到护肤和养颜效果。
·白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赛人参。”白萝卜是冬季的时令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冬天适量吃一些白萝卜能顺气润肠、清热去火。
·莲藕
莲藕营养丰富,吃法多样,可以蒸、炒、煲汤,是冬季进补食材的佳选。冬季干燥,吃莲藕有清热润燥的功能。
·山药
山药是药食同源的食材,营养价值极高,冬天适量吃一些山药可以养胃健脾、驱寒润燥。
☛贺冬:迎接冬天的“仪式感”
在古代,立冬是“四时八节”之一。自汉代起就有贺冬的习俗,东汉崔定的《四民月令》中记载:“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每逢立冬,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着祭祖、饮宴等习俗,用时令佳品向祖先祭祀,祈求来年可以获得丰收。清代顾禄《清嘉录》卷十一中,“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习俗逐渐简化,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喜欢立冬这一节气。每到这一天,北方家家户户都端上了“饺子碗”,南方人的餐桌上摆好了羊汤等滋补之物,不少游泳爱好者们也选择在这一天正式开启“冬泳”模式,这些既是迎接冬天到来的“仪式感”,更是对古往今来传统习俗的另一种传承。
☛养冬:衣食行有讲究
☀立冬节气期间,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数据显示,立冬时节是全国寒潮频次最高的节气。做好保暖很重要,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
1、穿好鞋,防过紧、过松、过薄,袜子以棉袜为好。
2、平时多活动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吃饭注意这5点:
1、暖——先暖胃再暖身
2、软——不吃硬的食物
3、素——吃素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4、淡——少食咸,多吃苦
5、鲜——吃应季的新鲜蔬菜水果
☀冬季晨练也不要过早,要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出门为宜。
最佳时间:上午9—11时,下午3—5时
推荐活动:晒太阳
晒太阳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防治骨质疏松、皮肤组织受到温热的良性刺激,促使表皮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活跃细胞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组织营养状况。冬季运动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跳保健体操、广场舞等有氧运动,在阳光下运动,能够补充身体阳气,去除体内寒湿,让人感到温暖舒适,对养生大有益处。(Hi威海客户端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