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8日,中国文旅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在淄博举办,大会以“携手‘好客山东’,共赢文旅未来”为主题,对进一步推动全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着重要作用。党员干部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力构建“大旅游”格局,以乡村振兴为落脚点,推动乡村文化产业与文旅融合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动能。
科技引领未来,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要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上下功夫,在培养目标方面,文化数字化呼唤科技人才,文化场景数字化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一条新道路。在数字乡村建设和文化消费升级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村史文化馆建成,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内核,要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就要依靠科技手段丰富文化馆内的游览体验。文化创意及AR、VR、多语言交互等效果的实现都需要科技人才的参与,同时也要保障人才的经济待遇,优化人才引进环境,建设高水平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品牌才是出路,要深挖特色文化资源。乡村文旅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品牌化则是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乡村文旅融合,要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将民俗故事等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品牌,要注重将民俗文化景象进行活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还要同步发展休闲采摘、精品民宿、观光度假等产业,打造独特的乡村品牌,探索以旅兴农、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以品牌引人气、促消费,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产品及线路,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探索建立特色品牌,开展“乡村故事会”等文化体验活动,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帮助乡村文旅产业实现转型,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契机。
文明代表进步,要持续推进乡风建设。良好的乡风是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是事关农民个人道德素养、个人素质提升的重要方面。乡土文化今日的复兴就是对往日农耕文化的革新,要以淳朴的民风厚养乡风文明,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帮助农民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不良思想,积极发挥基层党员干部、乡贤的带头作用,采取道德教化、标杆引领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养成村民群众讲文明、树新风的自觉行动,让每一位外来游客都能感受到乡村热情友善的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文旅融合,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作者:临港区草庙子镇政府 张婷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