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围绕产业链招大引强,是我市今年招商工作重点。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新签约总投资额约1200亿元的245个项目,九成以上均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单体投资过20亿元产业项目增至25个,其中15个已经开工,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船舶与海工装备等领域。
大项目在产业链中位置关键,对区域发展带动作用强。从年初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督导、外出招商,推动奇瑞芜船威海绿色海工科技产业基地等大项目签约开工。招商引资考核“指挥棒”进一步明确,更加侧重项目质量和体量,加大对招引单体投资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的激励力度,引导全市积极对接500强、央企、行业领军企业等重点招商对象,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火热氛围。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组织各类招商活动300余场次,聚焦效益好、贡献度大的产业链龙头和总部经济项目,做好信息、谈判、签约、建设、投产等各环节工作,吸引大项目投资威海,助力全市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市商务局副局长张运鹏介绍。
一组数据体现我市招大引强成效。从投资主体看,涵盖东方电气集团、北京雷格讯等行业龙头企业,对产业链布局有强大带动性;从项目进展看,25个单体投资过20亿元产业项目中,有8个完成签约、15个开工建设,平均每月都有3个以上大项目签约开工。
11月8日,在招商金陵(威海)厂区,高端客滚船稳稳停泊在港口,车间、码头作业一片繁忙。前不久,该企业签约了总投资22亿元的增资项目。“我们在手造船订单有20多艘,生产计划排到2028年年底。希望通过建设增资项目,进一步扩大产能。”企业财务总监魏思鹏介绍,全部投产后,高端船舶年建造能力将由5艘增至9艘,水平稳居世界前列。
“大块头”快速落地,得益于我市完善的要素保障机制。对项目推进遇到的重大问题,市对外开放及双招双引工作指挥部统筹推进,通过专班会商、专题会议等方式快速响应,“一事一议”为企业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在各级各部门全力服务下,大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的“威海效率”不断刷新。永卓控股旗下山东永成新材料年产12000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今年2月签约,3月就已启动建设。永卓控股总裁吴毅说:“是威海优越的营商环境、齐全的产业配套和良好的项目基础,让我们决定到这里投资建设碳纤维项目。”
在项目招引过程中,荣成市创新开展盘活闲置资产招商,依托旧有厂房和核心设备,向国内技术团队广发“英雄帖”,申报自主知识产权专利50余项,成功突破核心技术国外垄断。这份厚重“砝码”,成功引来永卓控股注意。眼下,该项目已落地,正在进行厂房及配套设施主体施工。
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这是上玻院朗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跑出的“加速度”。眼下,其生产的首支风电叶片成功下线并顺利交付。“项目进展超出我们的预期,有信心早日在威海形成集风电主机、叶片模具等上下游产品于一体的完整生产体系。”上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计划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安装8条超大型风电叶片生产线,主要为国内风电行业龙头企业提供配套。
更多的招商引资项目在滚动式快速推进。6月,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投资项目、明阳智能增资项目;7月,北京雷格讯投资项目、招商金陵(威海)增资项目;8月,陕西佰鸿未来科技集团投资项目;9月,景能科技投资项目、奇瑞芜船投资项目、南京达峰投资项目……随着这批大项目落地开工,全市内资到位资金累计增至652亿元。
“锚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我们将积极跟踪推进已签约项目,加大对各区市单体投资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到位资金和实物工作量的督导力度,争取更多签约项目年内开工,为全市发展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张运鹏表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 通讯员 张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