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孙大伟 陈思雨)11月16日,记者从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改革转隶5年来,我市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会上,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李京介绍,改革转隶后,市消防救援支队坚决贯彻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积极稳妥完成身份转改、职级套改、授衔换装、单位挂牌、车辆换牌、落编定岗、工资套改、人员招录以及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职责移交等改革任务,实现了新旧体制有序衔接。
5年来,全市队伍各级先后荣获中宣部全国“学雷锋示范点”“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全国119先进个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省先进工作者”“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市厅级以上表彰。“一委一站一中心”基层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火灾隐患跟踪整改问效、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刘公岛消防救援站典型引领等20余项工作经验先后在国家消防救援局、省消防救援总队《简报》和全省工作会议上推广。
全面夯实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根基,按照“属地结合、全域覆盖、便于管理”原则,全市72个镇街全部成立消防监督工作站,从根本上补齐消防安全“最后一公里”短板。全力推进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在全市学校、商业综合体、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宾馆、住宅小区按“一行业,一标杆,一区市,一推进会”的方式高效推动消防安全达标工程建设,“以点带面”提升火灾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我市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置于突出位置,推动新建小区将重点区域视频监控、楼道烟感报警、消防水压监测等系统,纳入整体规划。目前已安装5G智能烟感700个、充电桩监控200余套、智慧用电监控设备220套。
稳步推进消防执法改革,深化“放管服”和“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管,全面推行“专家查隐患”“消防安全检查日”等工作机制,多点发力全面开展专项整治。5年来,累计开展专项行动20余个,平均每年检查单位1.6万余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5万余处,圆满完成青岛上合峰会、“两节两会”等重大安保任务。
队伍建设方面,着力加强现代化指挥体系,着眼“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高标准组建“高低大化、林震洪交”8支专业队伍。5年来,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平均每年出动车辆1.2万余辆次、出动指战员6.6万余人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75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过亿元,成功打赢多起灭火救援硬仗。(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