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深入挖掘“非遗”内涵

2023-11-20 编辑: 宋倩

非遗是喜闻乐见的民俗,是寻常百姓的剪纸刺绣,也存在于文人墨客的笔墨纸砚中。非遗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不让“非遗”变遗憾。非遗文化具有强烈地方文化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承载着乡村自有的文化记忆。挖掘地方非遗的文化内涵、梳理传承脉络,在服务乡村建设中,成为展现乡村形象、提升文化品质、凝聚乡民人心、构建乡土文化社会认同的重要因素,进而实现文化自觉,重塑文化自信。要梳理非遗文化脉络,提炼文化精髓。对留存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梳理,提炼其文化底蕴、精神和价值,既摸清自家文化的“家底”,也有助于提振乡村精气神,激发村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深入挖掘“非遗”时代内涵,不让“非遗”变遗憾。“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保护非遗,可以让城市化、现代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物质化的进程有一种平衡的力量,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统一、身与心的统一,回到山水田园的生态美学。

深入挖掘“非遗”精神内涵,不让“非遗”变遗憾。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创造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非遗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文化,因而可以与地方休闲文化及产业联系起来。非遗无不具有地方特色,所以又可以与任何地方休闲经济发生标志性联系。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作者:乳山市夏村镇政府 李孟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