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登区

群众“家门口”就能看好病——文登区凝聚多方力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2023-11-22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今年以来,文登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医保经办服务方式,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完善医疗矩阵,百姓就医更加便捷

  11月16日,在文登区环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格外引人注目,“我今年80多岁了,您别看我现在身子骨这么硬朗,之前可是连床都下不了,多亏了这里的中医诊疗,身体才逐渐调理好了。”老太太说。
  文登区共有23家公立医院,其中包括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两家三甲医院。今年以来,文登区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特色医疗发展年”活动,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水平,让群众看病更有“医”靠。6月份,文登区获评山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县。
  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文登区进一步优化县域医共体机构组成,对区人民医院医共体进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新成立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共体,实现西医和中医医共体全覆盖。如今,二级医院文登区人民医院医共体下辖10个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院文登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下辖6个基层医疗机构。
  “我们要打造‘石榴型’医共体发展模式,通过整合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内部双向转诊、人才交流、资源共享,让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文登区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科长戚旬伟介绍,其中,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为全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诊疗服务。
  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虽然不是医共体成员单位,但在医疗资源共享上也发挥不小作用。镇卫生院心电图全部上传至市中心医院“远程心电”诊断平台,不仅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也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医生,帮我配一个月的利伐沙班片。”11月17日,在文登区张家产镇卫生院,村民杨女士正在配药。卫生院工作人员为她开了处方,刷了医保卡,并告知取药时间。
  去年,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量少、采购药品易过期的短板,文登区依托县域共同体,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设区人民医院医共体中心药房,作为医共体各医疗单位“必备区域”的药品库房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文登区医共体16家成员单位药库取消后,预计节约人力30余人,腾出业务用房1200余平方米。
  “退出不意味着消失。区人民医院医共体中心药房作为‘共享药房’代替基层各医疗单位的药品库房,中心药房与大型药品生产企业签订优先保障协议,能够为百姓提供更全种类药品。”戚旬伟介绍。
  今年3月,文登区印发《威海市文登区发展特色医疗提升服务质量实施方案》,按照“提升现有特色、培育新精特色”的思路,以发展特色专科、特色技术为目标,开展“特色医疗发展年”活动。眼下,文登区特色医疗发展初见成效,形成“一院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经过前期项目申报,汇总上来高村中心卫生院疼痛中西医特色治疗、天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药结合模式治疗面瘫等56个技术项目。本月底,全区将举办特色诊疗技术大比武活动。”戚旬伟说,届时,参赛医疗机构将进行临场汇报、现场实操,由专家评委现场综合打分评判,并纳入年终综合评定考核。
  人才培养是发展特色医疗的一项重要环节,文登区通过选派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院内新老人才传帮带、外聘专家坐诊带教等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我们对各医疗机构列出了‘硬杠杠’,年内每处医疗机构至少选派1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进修学习;至少外聘1名专业与本院特色医疗发展方向一致的市级以上专家,进行不少于4次的坐诊带教。”戚旬伟介绍。
  此外,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文登区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置28个“名医基层工作站”,每周安排区直医疗机构专家坐诊带教一天,让群众花一级医院费用享受二、三级医院服务。今年以来,文登区派遣医务人员12.1万余人次,实现辖区村居常态化巡诊覆盖。

  医保兜底保障,困难群体看病无忧

  11月15日,在镇街医保工作群,米山镇医保固定联系人反映镇区有一名外来人口交不了医保。文登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获悉后提供线上指导,米山镇医保固定联系人帮助其办理了居民医保缴费手续。
  近年来,文登区悉心培育“文馨医保 贴心服务”工作品牌,不仅从服务质量等软件上下功夫,还通过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从硬件上做文章。
  “15分钟医保服务圈”以区级医保服务中心、镇街医保工作站、村(社区)医保工作点为主线,“两定”机构、养老机构等重点行业嵌入式医保工作站(点)为补充,让医保经办服务更好下沉至群众身边。截至目前,文登区共建成含有“两定”服务机构的医保工作站点483家。
  围绕群众需求,文登区不断探索医保站点建设运营新模式。今年10月,龙山街道横山社区建设了社区医保工作示范点,示范点通过社区搭平台,医保、商保、医药公司三方联动,为社区重点群体提供精准服务。“我们借助商保、医药公司人员力量,在促销产品过程中,向居民宣传解释医保政策。如果居民有意见需求,也会及时反馈给我们。”文登区医保局办公室负责人滕娣介绍。
  今年以来,文登区医保局与民政局、乡村振兴局联动协同,扎实推进特殊困难群体医保帮扶工作。“我们定期与区民政局、乡村振兴局进行困难群体人员信息对接,对两局认定的低保特困群体、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开展人员比对。如果符合条件,我们将在医保系统对其进行身份标识。”文登区医保局待遇保障科负责人宋洁说。
  特殊困难群体享受居民医保参保补贴,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一站式结算,比普通参保居民多一重医疗救助报销。“9月到12月是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在这期间,我们会为特殊困难群体进行医保费代缴,其中对已经缴费的人群,我们将返还参保补贴。”文登区医保中心医药价格监测和招采科副科长于海锋介绍。


  文登区结合流动巡诊车、家庭医生基层医保服务工作队、医保帮扶智能监控平台等创新模式,有效促进医保帮扶工作落实落地。近三年来,文登区已有1万余名困难人员纳入到医保帮扶范围,政府支付医疗救助资金达3000余万元。
  通过改造提升基层卫生院医保结算管理平台,文登区建设流动巡诊车医保结算系统,依托基层医院流动巡诊车,搭建慢病综合服务流动工作站,将基层慢病管理、术后问诊、特殊疾病家庭的精准跟踪与巡诊服务予以融合,形成处方开具、药品供应、医保结算全流程服务新机制。
  在医保结算新机制下,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完成问诊拿药全过程,省去了交通奔波,也免去了原有的院内挂号、付款、拿药等环节。依托16辆卫生院流动巡诊车、160余支家庭医生基层医保服务工作队,文登区在全省率先建立起直达城乡600多个村居社区、覆盖农村22万人口的医保慢病综合服务网络。


  对于全区因病大额支出人员,文登区探索建立每月数据筛查、确定名单,由家庭医生、社区医保固定联系人双向服务的医疗救助服务标准化体系。今年,文登区对首批医疗费用符合要求的784人进行电话告知申请,对首批符合条件的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
  眼下,文登区正扎实推进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依托镇村一体化管理标准化卫生室、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积极搭建门诊共济医保结算服务点。目前,28家定点医院已实现门诊共济医保结算服务,152家定点药店完成报送申请和协议签订。门诊共济填补了普通门诊不能报销的政策空白,自实施以来,全区15万人次参与门诊统筹,累计报销846万元。(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凌玉 通讯员 张斌 孙潇 于新水 滕娣)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
复审:姜
编辑: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