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给未成年人用网当好“守门人”

2023-11-24 编辑: 宋倩

近日,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规定。

培育“文明力”,增强网络素养。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使用网络,是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第一道屏障,要注重培育和提升当前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形成良好用网行为习惯。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立足课堂育人主渠道,推动网络素养与相关课程有机融合。要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网络意识,养成依法上网的好习惯。同时,还要组织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信普法进校园等活动,各地要以预防网络沉迷、防诈骗等为重点,对中小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提升“软实力”,优化内容供给。网络对青少年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创造更多体现优秀文化传承、反映时代发展进步的作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要注重作品创新,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短视频、电影、记录片等传递榜样力量、厚植家国情怀。还要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承担社会责任,严格把关网络传播内容、健全防范沉迷网络系统,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提升广大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强“战斗力”,构建清朗网络。完善立法,以具体法规完善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络交友、消费限制等,实现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全覆盖”“无死角”。要加强对网络乱象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继续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坚持打击利用网络进行欺诈威胁、宣扬错误思潮、散布色情材料、兜售非法物品等言行,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要健全网络不良信息投诉举报机制,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保护好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者:乳山市南黄镇政府 张一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