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 | 擦亮“志、学、德”招牌 争做强国复兴生力军

2023-11-28 编辑: 孙美玲

    回顾百年党史,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勠力同心、矢志奋斗,为党和中国奠定了昌盛之本。毫无疑问,青年之成长,亦是民族之成长,青年之崛起,亦是国家之崛起。身处盛世中国,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百年之未有大挑战,我辈青年党员干部更应有一命题常怀心中——大国青年当自强。

    擦亮“志”字招牌,青年当立“大志气”。一部《觉醒年代》备受观众好评,它讲述了先驱革命者对民族独立与复兴的苦苦求索和追寻,更向当代人展现了第一代青年共产党人的“大志气”。这志气之大,体现在青年先驱的“眼中”,目光向前、坚定决绝,立志在混沌中寻得一剂治国救民之良方、闯出一条民族复兴的新路;还体现在青年先驱的“心中”,立志放弃小私、追求大公,把价值追求与低级趣味脱离,将人生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成为一名表里如一、矢志不渝的革命者;更体现在青年先驱的“步伐中”,纵使前路未知、望不到希望,纵使满目疮痍、疾风暴雨,也无法阻挡求索、验证和实践理想的前行之势。“大志气”是每一代青年人自强的动力源。当代青年党员干部应当在先驱革命者身上汲取成长智慧,立下“大志气”,成为一个独立自爱、勤于思考、忠于理想的有大志者。

    擦亮“学”字招牌,青年当做“真学问”。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回顾百年民族复兴史,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持之以恒加强理论学习,为国家发展克服难关、实现跨越提供了最强底气。面向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党员干部应习得一身“真学问”,要学通弄懂经典理论基本功,了解贯穿国家和党的发展史中的辩证唯物关系与人民史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要学深学实新思想精髓要领,立足国情实际,深入探清重大决策背后的历史必要性与连续性,把握社会发展逻辑和运行规律,睁开眼睛看世界;更要立下终身学习的目标,既向书本学,也在繁杂工作中悟,以“学习—实践—总结”良性循环式学习法,促进自身开阔视野、锻炼心境、革新思路、储备经验,努力成长为具有独到眼光、掌握先进知识、具备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切实握牢“君子自强不息”的金钥匙。

    擦亮“德”字招牌,青年当有“正德行”。正直的道德品行是一个人明辨是非、行稳致远的保障。青年自强,绝不可绕开“正德行”之关口,必须锤炼品德修为,不断修身立德,打牢品德根基。要正操守,始终做到讲原则有底线,崇尚新风尚,抵制“温柔陷阱”“糖衣炮弹”的侵袭诱惑,规范言行、提升修养,成为“行得端、走得正”的成熟党员干部,追求更有高度的人生。要正品格,做好小事管好小节,立足平实勤俭宽容,甘于在平淡生活中躬耕深造,肯于在艰难困苦中修炼打磨,追求更有境界的人生。更要承正气,发扬党的务实作风,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放下架子、开动脑筋、迈开步子,着眼民生点滴事,运用好信息、知识、政策、资源优势,坚持发扬好人民立场,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以“实干”收获认同感与成就感,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

    时代是出卷人,我辈是答卷人。百年前,李大钊先生面对危难之中的祖国,喊出“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时代觉醒音。今天,我们有幸身处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更应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切实答好新时代为青年党员干部提出的奋进命题——大国青年当自强。(作者:文登区界石镇政府 丛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