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全环境立德树人,守护青少年美好未来

2023-11-28 编辑: 孙美玲

    近年来,“立德树人”培育一代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目标。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目标不仅是让每个人都具备优秀的品德和素养,还要让他们成为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保意识的公民。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形成工作合力。而由于青少年大多数的生活都集中在校园里,因此,学校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要将德育内容细化到学科教学的目标上,融入到育人的全过程。在创新德育课程方面,要做到校本课程特色化,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课堂教学方式方面,探索研究性学习、游戏化学习、翻转式课堂等学习新途径,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玩耍。此外,还应推广数字化德育课程,通过互联网教育、云教育等,扩大德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其次,突出实践育人作用。实践是让教育回归生活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间地头、走进实践基地,可以把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检验问题,既能让课程学习更加生动形象,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实践的意义。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目标,如组织学生开展蔬菜种植、家禽饲养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在劳动中收获成长。广泛开展志愿服务,通过开展垃圾清理、交通劝导、敬老爱老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奉献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责任担当。

    与此同时,还要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家校共育是全环境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做好家校共育,一方面,可以让家长进入学校,通过开展家长听课和亲子活动,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通过共同制定教育方案、教学计划等形式,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及时将学生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真正走向学生的心灵,拉近家校的距离。

    最后,学校要不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环境影响人,环境改变人,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环境,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成长、性格养成等。学校一方面要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升办学条件,加强校园绿化、美化,以优美环境陶冶高尚情操;另一方面,要营造精神文化环境,加强学生礼仪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建设书香校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长久之计,一步一履中不能松懈与偏向,“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任务中,学校要注重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全方位调动教育资源,共绘育人“同心圆”,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依旧任重而道远。(作者:临港区蔄山小学 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