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河长制湖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全区各处河流、水库情况;建设幸福河湖,激活乡村振兴强劲动能;开展“两清一提”行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近年来,文登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积极做好兴水用水文章,多部门联合扎实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工作,以一城之水促进经济发展、人民幸福。
“智慧大脑”加持 “治水”变“智水”
11月24日,在文登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可视化屏幕上的文登区河长制湖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全区各处河流、水库情况。
“这个系统于2017年开发应用,我们不断对系统进行优化,完善考核模块。今年,结合母猪河美丽河湖建设工作,又上线了数字河湖模块。”文登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文登区有154条河道、71处湖泊、1条南水北调干线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为管好用好河湖资源,文登区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用“河湖长制·数字河湖”信息管理系统这一“智慧大脑”,直接有效管理全区河流和湖泊。
“在系统研发推进过程中,全区划分母猪河、昌阳河、青龙河三大流域,将河湖本底数据上图管理,通过引入云计算、虚拟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从可收集、可监控、可分析三个方面,完善河湖划界和岸线功能分区矢量成果,整合水文、监测监控、水功能区等多部门信息,建设文登区数字河湖管理信息模块,通过相关业务应用功能,对文登区母猪河流域绘制空间地图,实现数字河湖动态信息的有效管理。”文登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河湖科副科长胡奕奕介绍。
借助河湖长制·数字河湖信息化系统,文登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与24个区直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精心做好“水文章”。“系统还开发了移动端App,打造‘巡河信息—问题提报—问题受理—问题派遣—问题处置—问题提醒、督办—问题核查—问题归档—考核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更好提升巡河质量和效率。”胡奕奕说。
在汛期、台风等天气到来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显示河道、湖泊水文水情,为特殊天气应对预案提供数据分析。
2021年,文登区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实行“三长合一”,统筹推进河湖湾长制工作,形成陆海统筹、协同联动的良好局面。系统还设立考核模块,将区镇村三级河湖湾长、区直部门联系单位作为考核对象,结合其日常巡查日志、巡查频次、问题处置、水质达标等情况进行分级划档考核。“我们每年年底都会将各级河湖湾长考核情况上报至水利部,考核情况与干部的连任审计挂钩。”文登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海湾科副科长张爱苓介绍。
在“河湖长制·数字河湖”信息管理系统的加持下,文登区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眼下,在文登区宋村镇大床村南部河畔,水光潋艳、群鸟翩飞,人、水、鸟、鱼和谐共生。
算好“生态账” 端稳“绿饭碗”
近年来,文登区积极开展河湖生态治理,算好“生态账”,端稳“绿饭碗”。
文登区米山水库是我市境内最大的水库,也是重要的淡水供应水源地。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米山水库历年向外调水总量最多时达到9251万立方米。2021年11月,文登区开工修建母猪河地下水库、黄垒河地下水库,2022年10月完工投用,每年可向米山水库调水5000万立方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修建两处地下水库,拦蓄雨洪资源,这两年我们不需要从外面调水了,而且我市还在筹划建设长会口水库,届时将再增加1亿多立方米的储水库容,在自给自足本区用水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威海市区用水。”文登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母猪河流经文登区接近70%的土地,被誉为文登人的“母亲河”。母猪河串联着文登区的特色产业,楚岘河是母猪河的一级支流,河流沿岸有樱红石语民宿、软枣林村水上乐园、晒字村百亩芝樱花海,还有100余个采摘园。在母猪河干流上,有西山后欢乐主题农场、泽头镇“三黄一丑”、青龙夼村四季红生态园等。
杜营河是母猪河的二级支流,文登区充分发挥河长制工作效能,全力打造杜营河健康河湖治理体系,先后被评为“2021年山东省美丽幸福示范河湖”“2022年淮河流域幸福河湖”。文登区利用杜营河幸福河湖建设优势,全力助力乡村振兴,正逐步实现“美丽河湖”向“效益河湖”“智慧河湖”转变。
在杜营河东侧及南岸,建设花卉连栋温室和啤酒花种植基地;在杜营河沿岸村东杜梨村,建成大型桑葚园,河左岸也建起侯家庵村生态休闲农庄;在杜营河北侧投资1500万元,建成茂林生态园工厂化养殖项目,预计年生产淡水鱼40万斤,年销售收入4500万元。
实施规模化供水3.5万人喝上“放心水”
今年9月,文登区水利局完成区内40余处街巷片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工程。“改造后,雨水箅子没有返上来的怪味了。”天福路附近商户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文登区大力开展“两清一提”行动,重点在雨污合流管网清零方面加力提速。今年计划实施改造雨污管网总长度87.47公里,将改造区域划分为市政道路、老旧小区、街巷片区、工业园区,年底前实现雨污合流管网整县制清零。
“在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工程前,我们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委托专业测绘单位运用专业检测设备对城区排水管网进行排查,摸清地下管网现状,开发城市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文登区水利局排水科负责人段洪勋介绍,“有了这‘一张图’,施工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在进行地下开挖时尽可能避免管网破损。”
今年,文登区还大力推进城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在城区,结合市政道路改造和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文登区水利局会同区自来水公司对老旧自来水管一并进行更新。“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完成总表管理小区‘一户一表’改造3705户。改造完成后,小区供水设施同步移交区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居民可直接在网上缴费,更加方便快捷。”文登区水利局供水科科长顾文斌说。
在农村,文登区通过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推进村内供水管网改造、安装水处理设备等三大举措,不断强化农村供水保障。“规模化水厂制水工艺更先进、管理更规范,比单村供水水质水量更有保障。”顾文斌介绍,今年,文登区共申报创建标准化水厂6处,其中投资2100万元建设的泽头水厂工程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收尾,完工后将惠及泽头、葛家两镇52个村、3.5万人。
为保障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文登区规范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依托禹通水务,通过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水质检测等手段,不断提升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水平。同时,开展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分批次完成送样检测447个,实现单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全覆盖。做好农村水处理设备维修维护工作,对全区消毒净化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对128套直饮水设备进行维修维护。
50万元水库扶持资金助力修好连村路
今年9月,文登区界石镇刘家产村村民在连村路完工通车后,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向文登区水利局致谢,“感谢你们的主动作为,现在连村路平整开阔,我们村民出行更便捷。”
去年,文登区水利局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时发现,界石镇刘家产村至葛家镇潘家上口村近1公里连村路未硬化。土路年久失修,对群众日常出行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潘家上口村村民以出售种植苹果为主要经济来源,道路坑洼对苹果运输和客户考察都有影响。
为此,文登区水利局经过积极协调沟通,于今年立项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项目,投资50万元进行连村路硬化改造,在秋收之前完成路面硬化工程。
文登区水利局还采取清淤拦蓄、生态护坡、植被缓冲等措施对东母猪河部分河段进行综合治理,全面增强水系生态功能,实现河、岸、绿、路、景协调统一。宋村镇大床村村民对此感触颇深,“我们村就在东母猪河边,每到夏天,河道里淤泥、垃圾有异味。现在河道里淤泥都被清理了,河边道路也得到硬化,栽树种草,环境变优美了,我们住着更舒心。”
今年,文登区水利局立足优化营商环境,联合文登区自然资源局、财政局等14个区直单位,积极响应“用地清单制”推行,在土地供应前完成水土保持方案、防洪影响评价等20个事项办理,助力项目“拿地即开工”。
“推行‘用地清单制’,项目方招标到地块后,不用到各局跑手续,我们将企业需要办理的手续关口前移,提前为其办理,预计可节省两到三个月时间,助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文登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局已完成8处拟出让地块的水土保持方案及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招标。(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凌玉 通讯员 郭彦成 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