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11月22日,走进位于环翠区新威附路的磨爱麦食品加工中心,店里的各类特色面点让人目不暇接,花饽饽、喜饼、抓果、传统点心……有颜值有味道,是俘获游客之心的威海特产。随着好评而来的,是磨爱麦面食中心的营业额逐步走高。
威海磨爱麦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骋简单算了一下,“客多的时候,一天零售额就能有三五千元。很多游客现场尝过之后立马就要买,有的带回去吃完之后还转成了我们的线上顾客,再来回购。”原本30平方米的店面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营业需求,现在店铺正在扩建升级,马骋笑着说,“落户环翠区以来,我们享受到不少扶持和帮助。”
如果说产业项目是区域经济“大动脉”,那么,藏在街头巷尾的一家家小店便是经济主体的“毛细血管”。激发小店经济活力,有助于畅通城市经济血脉,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环翠区聚焦街区活力释放,放宽准入门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促进小店经济蓬勃发展、创新升级。今年以来,环翠区共新增市场主体1.03万余家,较去年同期增长16.1%。
“为了繁荣小店经济,我们打造了新威附路、属相街、半月湾等特色街区,促进小店经济聚集发展。同时,我们丰富业态,在属相街及周边实施卫城大院、威海剧院等文旅项目,在设计、建设过程中,结合早期的建筑风格,以留住城市记忆,增加属相街客流,进一步拉动旅游消费。”环翠区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为扶持特色小店发展,环翠区还出台了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对入驻油画小镇艺术园区的企业提供补贴,助力打造精致幸福充满活力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曲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