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海时评

山海时评丨为未成年人撑好网络安全“保护伞”

2023-11-30 编辑: 孙美玲

    近日,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网络空间治理立法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也标志着未成年人保护在网络领域的制度补全,有力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防网络沉迷以及打赏网络直播等现实问题的关注。

    作为我国出台的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破解了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网络沉迷等问题,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如今,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使用互联网。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96.8%。网络可以帮助他们查阅资料、获得知识,同时也是未成年人进行娱乐、社交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便利的同时,潜在的风险性因素对其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聚焦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的重点问题,在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网络沉迷等问题上有了相关规定,是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

    在未成年人网络工作中,最重要的便是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引导未成年人清晰辨别网络不良信息和违法信息。一方面,学校、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场所需要保障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培养学生网络安全和网络法治意识;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应当具有有效识别违法信息、不良信息等功能,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未成年人模式、未成年人专区等功能模块。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遵循,共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让未成年人在清朗的网络空间中健康成长。(作者:经区凤林街道办事处 丛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