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威海好人榜

张吉模:相濡以沫为爱坚守 家风优良传为佳话

2023-12-01 编辑: 于喆

张吉模,男,汉族,1942年8月生,山东威海人,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张家埠村村民。

长情陪伴,耐心细致照料瘫痪妻子

走进张吉模家里,虽然装修并不算华丽,但收拾得窗明几净、井井有条,电视柜上摆放着一家人的各种照片,氛围温馨又和谐。张吉模虽然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但他身体很硬朗,身姿挺拔,精气神十足。

谈到自己24年来对于妻子的照顾,张吉模说:“对我而言,这不是什么伟大的事情,这么多年来,照顾老伴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是我的一种责任和天职,也只有我自己照顾我才能放心。”

谈起照顾妻子过程中的困难,张吉模说:“困难当然是有的,这种病犯过一次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中间还得过一次肺炎。”妻子得肺炎后,进食要靠食管,排尿要靠尿管,张吉模便每天定时定量给妻子打三次饭,定时几小时一放尿,以保证妻子身体机能的正常。这样连轴转的忙碌让张吉模的身体也难以负担,甚至晕倒过一次。

照顾这样瘫痪的病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规律,张吉模放下其他的一切事情,专心研究怎么照顾病号。为了让妻子吃得舒服健康,他一日三餐都为妻子准备专门的营养餐。每天晚上,他要定三个闹钟为妻子翻三次身,喂一次水,妻子每次的喝水量他都细致地规定到了200g,妻子吃的种种药物的名称他也是倒背如流,这些都是他在照顾妻子的过程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他说:“照顾病号这二十四年,不能有一点马虎,我可以不吃,病号也不能不吃。”在他耐心细致的照顾下,妻子虽卧床多年,但身上没有一个褥疮,干净清爽。正所谓“久病床前见真情”,在这些点滴的细节中蕴含的是张吉模对妻子和家庭的爱与担当。

“现在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我照顾病号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这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话语中透露着张吉模对这个幸福小家浓浓的爱意。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传承优良家风

谈到子女,张吉模难掩自己的幸福之情。他说:“儿子女儿都孝顺,基本上每周末都回家帮母亲洗澡、洗头,世上没有不孝顺的孩子,你是怎么做的,孩子就会怎么做。”父亲对母亲二十四年如一日地陪伴和守候,不抛弃不放弃,把家里家外事务“一肩挑”,给子女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除了每周回家帮母亲洗头洗澡,母亲生活的必需品比如尿不湿、轮椅等等都是儿子女儿购置的。

正所谓“家和万事兴”,除了孝顺,张吉模的儿子女儿也都品德优秀,小儿子从上学开始就一直是班里第一名,并且一直担任班长。张吉模对孩子们的爱并不是溺爱,不管是学习还是品行,他对孩子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他说:“孩子的品德除了学校老师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张吉模对妻子的不抛弃不放弃,对孩子耐心严格的教育,对家庭的关爱与守护形成了孝敬父母、与人为善、为人正直的家风。现在张吉模的儿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工作稳定,家庭和睦,优良的家风让这个小家充满了爱与温馨,让这个小家里的每个人都充满了向善向好的正能量。

感动乡邻,传为佳话播撒爱与温情

谈到张吉模对于妻子的照顾,邻居张金红说:“像张吉模这样的人,放在全文登甚至是全山东省都难找,毕竟这样的照顾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二十多年,一开始谁也没想到他真的能坚持到今天,还照顾得这么细致这么好,病号身上连一个褥疮都没有,这不是一般人能坚持了的。”8700多个日日夜夜,张吉模对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对家庭强烈的责任心,深深地影响和感动着乡亲们,他面对困境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也为乡亲们作了很好的表率。

张吉模总说,照顾妻子只是自己的生活,自己只是在尽自己应尽的责任。但这看似平凡的、日日重复的细致呵护之中却蕴含着最为诚挚的真情。大爱无声,真情难得,张吉模二十四年如一日地坚持在张家产镇传为佳话,将爱与温情播撒到村中,赢得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