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网络化、智能化。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便利的同时,暗藏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容易引发未成年人视力下降、运动功能低下等身体问题,对未成年人生长发育不利,一些网络平台奉行“流量至上”的行为逻辑,利用算法技术引导用户不断增长网络使用时间,更会导致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短视频。强化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重要而紧迫。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汇聚各方合力。国务院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各方面作出了规定。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治理,对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各大网络平台、短视频平台陆续上线防沉迷系统,并打造未成年人专属内容池,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优质网络资源,有利于织密网络安全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要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畅游网络世界,还要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对网络信息获取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引导他们用好互联网,形成正确的互联网价值观。要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作用,凝聚社会各方力量,通过持续教育引导,增强广大青少年对负面信息的识别力,努力培养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习惯和能力。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是让未成年人“戒网”“断网”,而是多方引导他们驾驭互联网、用好互联网,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同时全社会形成合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网络晴空。(作者:高区田和街道黄家沟社区 刘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