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12月1日,在山东科举药业有限公司,可见厂区外的蒸汽管网改造已经接近尾声。不久前,市国资委组织水务集团、热电集团等负责人作为国企代表,到高区、经区、临港区座谈交流。现场了解到企业因厂区搬迁供汽方面存在问题这一情况,市国资委带着热电集团两次到园区现场办公、多次线上对接,研究解决方案,推动问题解决。
企业发展有需求,政府部门有回应,这是我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本职工作相结合,聚焦各自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推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服务全市科技创新企业的主体部门之一,今年市科技局牵线搭桥,帮助山东万图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化工新材料领域的一位专家达成合作。得知企业与专家想申报省级重点高层次计划项目,获得更多产业转化资金的情况后,11月中旬,市科技局邀请3名行业专家从材料内容、答辩重点以及如何全面准确展现技术要点等方面,对企业、专家进行了“一对一”辅导,帮助提高申报成功率。
聚焦解决问题,市科技局一方面推动人才工程申报,另一方面持续开展市场化引才工作,组织各区市从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人才技术项目中筛选出与企业发展匹配的专家114人、项目94个,并带着这些资源实地走访15家市级重点企业及孵化器,向企业推荐国家级人才储备人选38人、意向专家15人。
企业、项目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希望所在、后劲所在。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企业诉求、要素保障,多举措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保驾护航。
眼下,在临港区金沙岭创业港,总投资3亿元的矩侨纤维传感器项目即将崛起。该项目由纤维传感器领域领军企业北京矩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不仅填补园区在该领域的空白,也将破解园区缺乏高精尖领军企业的难题。
前期,市商务局工作人员深入园区一线调研,梳理、挖掘产业强链拓链需求,依托驻国内经贸代表处,与矩侨工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了将合作从口头落到纸面,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招商代表们多次邀请投资方来威实地考察、组织会谈,详细介绍基金配套等政策,陪同企业到园区数次会商厂房选址,为签约提供了全流程保障服务。“这个周,矩侨工业总部就正式由北京迁入临港区,本月部分投资开始到账。”市全球合伙人事业中心驻港澳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吉晓说。
11月17日下午,威海产投集团与高区管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达成共同设立产业基金、开展招商引资的具体意向。“开了个好头,未来我们将和高区一起努力,推动正在对接的新材料项目早日落户威海。”威海产投集团总经理赵丽萍说。
在主题教育中,产投集团坚持以投促引,充分发挥团队、资源、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围绕我市八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主动对接市内外优质项目,寻找投资机会。产投集团跟进的新材料项目与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契合,经过充分的行业分析和尽职调查,产投集团与高区联手,共同设立产业基金,未来将对该项目进行精准投资,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早见效。(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