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23日傍晚,方圆数十里内6000多名群众和八路军数支小分队被围困于马石山区。日军在山下燃起层层火堆,密布岗哨。此时,八路军五旅十三团七连六班10名战士,执行完任务向烟青路以西行进,途中路过马石山,看到群众身陷绝境、走投无路,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放弃归队,留下来帮助群众突围。他们四闯日寇包围圈、轮回拼杀,救出上千名群众,自己却长眠在马石山上。
一闯“围网”,“摸”敌岗哨,顺利突围。那天傍晚,班长王殿元与部分群众研究突围路线。深夜,王殿元和战士们把第一批群众分成两队,顺着1500米长的山沟向预定突围的沟口转移。趁火堆旁的日伪军人困马乏,王殿元带领3名战士悄悄干掉哨兵,迅速扑灭两堆火,护送200多名群众顺利突围。突围后,想到还有很多群众被困,战士们止住脚步,趁夜迅速返回马石山,全力救助其他群众。
二闯“围网”,分组出击,分散突围。第二次进入日寇包围圈,十勇士又找到海阳县100多名群众。王殿元详细询问了山上情况,当得知还有大批群众被困时,他决定把9名战士分成3组,自己率领一个组,趁日寇哨兵戒备懈怠,火堆越烧越小,抹掉岗哨,打通了一处新的突破口,引导海阳县群众就近跳出包围圈。另两个组战士收拢零零散散的群众,把他们从第一个突破口送出后,又返回继续寻找被困群众。
三闯“围网”,短兵相接,成功突围。第三次闯入日寇包围圈后,王殿元与其他战士会合,并带领第三批数百群众陆续赶到第一个突破口。这时,东方的天空刚刚发白,敌人发现了被杀的鬼子,立刻鸣枪赶来。王殿元命令机枪手吸引敌人火力,自己率领战士向据守的敌人扑过去,霎时间,山坡上传来一阵喊杀声。敌人被杀退了,惊慌的群众从战士用生命撕开的突破口冲出了包围圈。战斗中一名战士不幸牺牲,王殿元、王文礼也受了伤。
四闯“围网”,展开激战,艰难突围。正当十勇士认为群众都已转移的时候,一个小姑娘报告说还有“满满一沟”老百姓被围困在西南山沟里,战士们毫不犹豫迅速奔了过去。此时,天已大亮,山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日伪军,四处不时响起枪炮声。9名战士带领群众沿小山沟转移时,突然与20多个鬼子迎面遭遇,战士们的子弹已所剩无几,身体也极度疲惫,但面对鬼子,仍然凭着坚强的意志,端起亮闪闪的刺刀与敌人展开激烈拼杀。在战士们鼓舞下,突围群众勇敢起来,他们手持棍棒、石块,跟着战士往外猛冲。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王殿元、赵亭茂、王文礼、李贵、杨德培、李武斋、宫子藩,还有三位战士没有留下姓名。(来源:《雷锋》杂志第1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