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威海法院金融审判白皮书(2018年—2022年)》发布

2023-12-14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刘凌玉)12月13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威海法院金融审判白皮书(2018年—2022年)》日前发布。5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加强机制创新、深化司法协作,更好发挥金融审判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职能作用。2018年至2022年,共受理金融类一审案件19796件,审结20323件,其中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标的额达168.28亿元。

      创新机制方法,以集约化、智能化、专业化提升解纷实效。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申屠青介绍,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探索构建专业化集约办案新模式,以环翠区法院为例,该院设立省内首家跨区域集中管辖金融审判庭,平均办案天数16.3天,平均日结案6.9件,最高日结案36件,跨区域集中管辖成效显著。

      设立智能化新型办案平台,加大高清科技法庭和互联网法庭建设,打破地域对庭审活动限制。“我们搭建了‘金融类案件速裁平台’,与20余家金融机构实现互联互通,金融案件15天内结案率达到87.3%,公告送达比例下降至2.4%。同时依托自主研发的‘智慧送达过程管理系统’,打造全方位送达模式,解决了金融纠纷送达难的普遍性问题。”申屠青介绍。

      构建联动机制,推动金融审判与金融监管协同治理。近年来,我市出台《关于加强金融司法合作 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规定,明确法院和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纠纷防范化解中的职责分工,拓宽金融司法合作范围。在多元解纷方面,市法院与威海仲裁委员会联合成立全省首家诉裁对接中心,联合司法局、行业调解委员会、公证处等部门机构,齐力将金融纠纷化解在诉前,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

      全市法院遵循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采用通知、催告、组织会商等方式,敦促债务人积极履行债务。5年来,除法院裁判后债务人自动履行义务外,通过执行程序收回不良贷款63.23亿元。针对金融领域多发问题向金融机构提出司法建议,有效解决金融难点,截至目前,威海辖区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20余份,对金融领域风险防范起到良好作用。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建立完善金融纠纷调解平台,与法院建立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积极化解金融纠纷,防范金融风险。“我行积极推动威海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成立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具有较高法律素养及金融知识水平的调解员专家库,并与环翠区、经区人民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接受法院委派调解案件。”人民银行威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少伟介绍。

      随着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意识的提升,消费者与银行保险机构的消费矛盾纠纷也在增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威海监管分局四级调研员高明奎介绍,为更好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在矛调工作中,加强重点领域消费矛盾处置,第一时间关注群众反映强烈集中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跟进,识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此外,积极监督指导行业协会调解工作,打造一流品牌调解室,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调解职能,更好地为银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市保险行业协会与市法院就深化诉调对接达成合作意向,协会选派调解员进驻环翠区法院保险纠纷调解室,强化调解力度,扩宽调解覆盖面,打造调解室品牌效应。自2022年至今年11月末,市保险纠纷调解室诉前调解174件,调解成功70件,调解成功率40%,调解成功涉及金额560万元。

      在强化地方金融组织监管方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秦泰介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在全省首创地方金融组织监管手册及《威海市地方金融监管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将融资担保、小贷、典当、融资租赁等地方金融组织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全面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推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转。(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