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红色故事《乳娘》连载⑭:今生不了情·镜鉴初心

2024-01-11 编辑: 宋倩

      

第五章 今生不了情

镜鉴初心

      风尘仆仆的越野车驶出乳山市崖子镇人民政府的大院,沿着乡间公路向南而行。车窗外,山峦逶迤似波涛奔涌,汽车如同一叶扁舟,在浪谷间载沉载浮。不远处,有零星的农人在劳作,节奏慢悠悠的,那情形,让人仿佛看见无形的时间钟摆在天地间不紧不慢、从容不迫地来回摆动。此时的马石山,神态安详而又恬静。如果不了解当年那段历史,你恐怕很难想象发生在马石山上的殊死搏斗究竟有多么残酷。

      1942年11月21日,八路军胶东军区指挥机关从海阳县泊村转移到马石店村。司令员许世友在一座祠堂的东厢房里展开地图,仔细研判态势,随后,指示部队以营、连为单位伺机突围,插入敌后。两天后,日伪军发现八路军主力部队金蝉脱壳,不禁恼羞成怒,悍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群峰喋血,五百多名无辜百姓惨遭杀戮。此时,怀抱乳儿的二十多位乳娘和保育员连同逃难群众三千余人被围困在马石山上,道尽途穷,陷入绝境。危急关头,数支八路军小分队挺身而出,在相互没有联系的情况下,各自为战,拼却血肉之躯,为百姓突围撕开缺口。硝烟散尽,几千名群众化险为夷,四百多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丹心映日月,浩气贯长虹。

      那巍巍峰峦化作历史的书笺,血染沙场的伟岸身躯则化作马石山主峰上一片巍峨的建筑。

      马石山距离崖子镇政府十几公里,主峰海拔高度467.4米。这里峰峦参差,丘壑俯仰,绿意流淌,于是,原始风貌便有了鲜活的诗意。近年来,乳山市加大革命遗址保护力度,对原有的马石山烈士陵园进行修缮改造,建成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党史党性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

      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位于基地广场最前方,分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585平方米。步入展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主题雕塑——山峦环绕之中,一座孤峰傲然耸立,十位勇士从嶙峋的岩石中幻化而出。透过浸着血腥的暮霭,深陷绝境的父老乡亲惊喜地发现了子弟兵的身影。事后查证,十勇士隶属八路军五旅十三团三营七连,奉命将全团的旧棉被护送至附近被服厂,返回途中,意外发现被困群众。如果为了保全自己,十勇士大可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只需闪转腾挪,即可轻松突围。有道是,沧海横流,唯英雄能显本色。直面生死抉择,十勇士浩气凛然,舍生取义。班长王殿元和战士们首先安抚群众,消除惊恐,而后,与熟悉地形地貌的村民分析、确定突围路线,并把群众分成两个批次。及至更深人静,在一位老羊倌的引领下,队伍沿着一千五百米长的山沟衔枚疾走,很快便转移至预定突围的谷口。此时,值守的日伪军已经人困马乏,王殿元带领三名战士悄悄干掉哨兵,迅速扑灭篝火,说时迟,那时快,首批两百多人从撕开的缺口一拥而出。王殿元则率领战士迅速折返,途中,意外遇到了来自海阳县的另一支逃难队伍。望着黑压压的人群,王殿元当机立断,把九名战士分为三组,自己亲率一组就近侦察,并伺机干掉日军岗哨,为百姓突围打开一条新的通道,其余两组则按原计划护送翘首以待的剩余群众。

      天蒙蒙亮时,王殿元与战友会合,组织实施第三批突围,就在队伍抵近谷口之际,远处的鬼子发现了哨兵的尸体。顿时,报警的枪声悸动山野,睡意昏沉的日军惊厥而起,疯狗一样狂吠着追过来,王殿元命令机枪火力压制,自己率领战士朝敌人迎面扑过去。霎时间,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突围的群众趁机冲出包围圈,眨眼的工夫便如水银泻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战斗中,一名战士壮烈牺牲,王殿元、王文礼也相继挂彩,最终,敌人丢盔弃甲地退却了。

      正当王殿元和战友们准备撤离的时候,山林里又闪出逃难者的身影。一个小姑娘指着西南边的峰峦哆哆嗦嗦地说:“那边……还……还有满满一沟……”王殿元牙关猛地一碰,咬肌一条条地鼓起来。“走!”他一扭身,毅然奔向笼罩着死亡阴影的山谷。大约四十分钟后,队伍与搜山的鬼子迎头相撞,为了帮助群众突围,王殿元和战友们朝相反的方向且战且退,最终,登上马石山西侧的峰顶。整整一个上午,他们依托山石屏障,先后击退敌人数次进攻。子弹打光了,石头砸光了,主峰平顶松下,只剩下王殿元和另外两名负伤的战士。日军蜂拥而上,三人摔断枪支,王殿元抄起仅剩的一颗手榴弹,两名战友默默围过来,眼睛喷着最后的怒火,傲然挺立如同郁郁苍松。轰隆隆,浓烟翻滚,血肉横飞,三位勇士同迫近的敌人同归于尽。

      为了生动再现战场氛围,纪念馆专门设置了面积近两百平方米的半景油画艺术景观,采用声、光、电等综合技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军民合力突围的真实场景。半景油画对面,模拟呈现的十勇士遗照赫然在目。那一张张血渍斑驳的年轻面孔质感粗砺,神情果决,酷似一爿爿坚毅的岩石。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吧——王殿元、赵亭茂、王文礼、李贵、杨德培、李武斋、宫子藩……我发现,有三张照片姓名处是空白的,很显然,他们是默默离去的无名英雄。

      就在十勇士于马石山西侧浴血奋战的当口,另一支八路军小分队正在马石山南面的山坡上同日军进行殊死缠斗。这个舍生忘死的英雄群体由胶东行政主任公署警卫连三排十八名勇士组成。资料显示,十八勇士都是土生土长的胶东子弟兵,对当地父老乡亲怀有深厚感情。非常巧合的是,率领十八勇士的警卫连指导员也叫王殿元,与十勇士班长同名同姓。此前,为了应对日军扫荡,胶东军区决定组建“战时戒严指挥部”,下设三个小分队,命令王殿元带领一班人马留守山区,牵制、袭扰日伪军,维持当地秩序,防奸反特,保护群众。11月23日当天,十八勇士在马石山南麓组织群众向下石鹏村转移。考虑到人数众多,王殿元把突围队伍分成若干批次,十八勇士则一分为二,一队在前开路,一队殿后掩护。针对敌人布防的薄弱环节,王殿元率队沿着一条隐蔽山沟悄然潜行,神不知鬼不觉地越过封锁线。此后,经过数次往返,十八勇士先后掩护一千多名群众脱离险境。次日拂晓,当最后一批突围群众从沟口潜出时,不幸暴露行踪。为了掩护群众突围,十八勇士刻意吸引敌方火力,他们边打边撤,向马石山主峰南坡转移。日军久攻不下,遂从北侧包抄。勇士们腹背受敌,陷入重围。白刃相向的肉搏战场面极其惨烈,处理善后时,现场的景况令人泪目,只见白骨露野,肝脑涂地,十八勇士全部战死沙场。其中,数位烈士已然僵硬的肢体仍同鬼子的尸首紧紧扭在一起。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紧随三军仪仗队之后,旗手高擎“马石山十勇士”等七支英模团队的旗帜,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

      同样舍生忘死、慷慨赴难的英雄群体,还有胶东军区十六团、十七团七连,东海独立团二连一排等多支队伍。23日晚,十七团三营营长孙涛和政治处敌工股股长赛自来率十七团七连行至马石山东,忽然,夜色中隐约传来孩子的叫喊声和妇女的哭泣声。很快,抵近侦察的战士查清缘由,原来,数百名逃难的群众被困在附近的山沟里,进退维谷,走投无路。得知这一情况,营长孙涛面色凝重,蹙起的眉峰间显出一个扭曲的川字。“同志们,我们是人民子弟兵,今天晚上,如果我们只顾自己突围,置群众生死于不顾,那么,即便我们有幸活着出去,将来七连有何面目再见胶东父老!”孙涛的嗓音像一块滚落的山石,低沉而又厚重,呼啦啦,人群似一片山林抖擞躯干,那一束束刚毅的目光就是铮铮誓言的无声诠释。随即,全连迅速组织群众向东分散突围,第一批数百人成功突围后,天色放亮,七连护送的后续队伍与搜山的日军狭路相逢。双方激烈交火,子弟兵拼却血肉之躯,为父老乡亲辟出脱困之途。经过反复冲杀,官兵们弹尽援绝,全连退至马石山东坡,与扑上来的日军展开了惨不忍睹的白刃格斗。血战过后,全连仅有十五人幸存,营长孙涛、股长赛自来和绝大多数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清理战场时,人们细心地保存了部分烈士遗物,于是,在纪念馆陈列柜内,我看到了散落在战斗遗址上的手枪、子弹、手榴弹、手雷,以及染血的八路军棉帽、绑腿、子弹袋等。我俯下身,仿佛俯向一面历史之镜,凝眸之际,清晰地看到了共产党人初心的模样。我用感佩的目光一一触摸那些物品,是的,我看到了它的表情,感受到它的体温,我从陈列柜巨大的胸腔中听到了它血脉偾张的激昂脉动。哦,岁月荏苒,情思悠悠。多年后,那不泯的忠魂化作天安门广场的铿锵步履。2015年9月3日,北京。首都各界干部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十时四十八分,以三军仪仗队为先导,十个徒步方队迈着雄壮的步伐,昂首走进受阅区。人们注意到,紧随三军仪仗队身后,7面火红的军旗猎猎飘扬,那一个个醒目的番号清晰显示,第一方阵包括:长城中队、郯城战斗模范连、青口十八勇士、马石山十勇士、回民支队、晋察冀军区等多支英模团队。这是从苍苍莽原上走来的民族魂魄。

      

纪念馆馆门东侧,两棵雪松并肩而立、枝叶交融。

      这是历史的谛听。

      这是时代的凝视。

      踱出展馆,我径直穿过广场,走到尽头的围栏处回转身,选取角度,拍照留影。初夏的阳光暖洋洋地扑到脸上,我昂起头,碧空朗朗,辽阔如斯。呵,那是一种思接千载、神与物游的深邃感受。少顷,我收回视线,默默地望着对面的展馆,沉思良久。可以说,设计者在处理正面结构时颇具匠心:台阶上,宏伟的馆门顶天立地,馆名上方,安放着一颗同样宏伟的五角红星。左右两侧有水泥拱檐由地面直抵红星边缘,如同一个大写的“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撑。馆门东侧,一泓绿色引起我的注意,近前端详,原来是两棵并立的雪松。我饶有兴味地环视周遭,嚯,枝叶交汇,紧密勾连,于是,两片绿荫欣然联袂,融汇成一个深刻的寓言,一个生动的象征。悄悄地,我的心底又响起在凤凰崖村北的山沟里浮现的无声诘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个乳娘在生死关头,宁肯舍弃自己和孩子的生命,也要保证乳儿的安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们毁家纾难,义无反顾,始终无怨无悔地追随中国共产党?我凝视着从树枝缝隙间筛下的缕缕光束,那一瞬间,一个明确的答案跃然而出。我仿佛看见人民子弟兵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八个大字:骨肉相依,生死与共。

      

(扫码听书)

      (节选自唐明华《乳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