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大众日报》聚焦威海高区法院:小案件办出好效果

2024-01-24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近日,《大众日报》以《威海高区法院将办案与稳定、发展、民生统筹考虑,小案件办出好效果》为题,聚焦威海高区法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典型经验,以下为报道全文:


  几年前,威海市民张先生承包了某景观公司的部分道路绿化工程。景观公司并未按照约定时间打款,张先生多次催要无果后将景观公司诉至威海高区法院。威海高区法院受理该案后,对双方进行了诉前调解并成功达成和解。然而,该公司分三期支付了3万元后,就没了下文,张先生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官邀请双方坐在一起,该公司表示将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剩下的7万元余款,逾期将予以赔偿。而在双方再一次达成和解后,该公司又失信了。
  一次次保证,又一次次失信,让法官心生疑惑。经了解,被执行公司工程款回收困难,偿还有难度。法官给该景观公司负责人分析利弊:这笔钱如不尽快还上,不仅公司资金流无法持续,还将面临失信制裁,进一步影响公司经营。在法官耐心劝说下,该景观公司积极筹款,不仅结清了张先生剩余欠款,还按照约定给付了赔偿金。
  近年来,威海高区法院认真落实威海市法院“无威不至·益企发展”的工作部署,树牢“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工作理念,紧盯“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目标,将办案与稳定、发展、民生统筹考虑,力争把小案件办出好效果,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威海高区法院以常态化、全天候的工作方式,持续深入推进执行工作,着力破解人难找、财难寻等难题,采取凌晨执行、执行悬赏等方式积极“查人找物”,努力让胜诉权益兑现,使当事人恢复正常的经营和生活。前段时间的一个清早,申请人李某拨通了威海高区法院执行局的电话,称被执行人周某在荣成石岛出现。此前,被执行人周某有6万元借款迟迟未履行还款义务。接到申请人的电话,执行干警迅速驱车赶往石岛,找到了周某。经批评教育和释法说理,周某当天筹集到了一半案款,剩余案款在三天时间内偿还完毕。
  威海高区法院从源头上减少进入强制执行的阶段的案件数量,争取以最小的司法成本实现最好的诉讼效果。一原告企业与被告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因被告企业有一笔货款迟迟未支付,原告企业反复催要无果,将被告企业起诉至法院。威海高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速裁团队接到立案申请后,第一时间联系双方,法官指导驻院特邀人民调解员,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来解决双方纠纷。经连续多天跟进达成诉前和解,被告企业将货款一次性付清。两企业长达四年的矛盾化解在诉前,实现案结事了、互利共赢。
  “过去一年来,我受邀观摩了威海高区法院刑事案件庭审,见证了几次凌晨执行行动,还参加了‘小案不小办’经验交流会。法院干警打击犯罪有力、司法为民有功、自身建设有效,为他们的努力和成绩点赞!”家住高区的人大代表、威海市鼎峰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民表示。(来源:《大众日报》)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