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将“抓实抓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列为重点工作,并从多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威海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保持开放视野、打造开放城市,围绕开放的话题,住威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报告点击】:培强做大外贸新动能
【威海作为】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稳经济、促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任务,稳外贸外资,已成为每个城市发展的“必答题”。
培强做大外贸新动能,2023年,威海深化对外经贸合作,252个项目“牵手”威海,其中九成以上均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到4000多家,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城市行列。这些成绩,是威海在新一轮开放过程中走在前列的基础所在。
“环翠区作为沿海开放城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获评全省对外开放强县。”省人大代表,环翠区委副书记、区长于晓东表示,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大力度抓好外资引进,培育更多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特别是切实发挥近韩优势,把韩资美容机构作为与外合作的主攻方向,着力引进一批韩资医美项目,为全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贡献环翠力量。
挖掘消费潜力 拉动消费升级
■【报告点击】:积极促进新型消费,推出一批特色医疗、健康养老、体育赛事、文娱旅游等服务和产品。
【威海作为】
在不断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山东消费促进年”的部署。
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威海在文旅产业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威海全年游客接待量超5000万人次,“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在全网“火”出了圈。如何以新理念新思路发展文旅产业,挖掘潜在的消费潜力,成为众多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
不断发展的消费市场,首先引发了来自企业的代表委员的关注和共鸣。省人大代表、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明波表示,企业将按照报告提出的“着力拉动消费升级”的要求,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打造更强商品力,持续强化全球供应链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极致质价比的商品,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让消费者买得便利、花得少、过得好。
“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们的鼓励和新要求。”省政协委员,威海市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威海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震表示,下一步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报告精神,进一步提升“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带动效应,打造“一路十八湾”休闲度假产品体系,实施旅游环境改造提升十大工程,上好项目、上大项目,促进旅游跨界融合。(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