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光,男,1972年5月生,中共党员,山东乳山人,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副校长。
2023年9月15日下午3点左右,于光像往常一样从乳山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主校区穿过公路去往一路之隔的农业区工作,学校东面远远地望去,好像有人倒在了公路边上,身旁是一辆横躺着的电动车。预感到事情不妙,他来不及多想,迅速跑过去查看,果真是一位中年妇女仰躺在公路上,此时已经神志不清,后脑勺下有一摊鲜血,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救人要紧,于光马上拨打120,紧接着又联系同事迅速赶过来帮忙。路上来往大货车非常多,他不顾自身安危一直蹲守在伤者身旁与其谈话,询问家人电话,让伤者保持清醒,不至于昏迷,并给伤者头部进行保护,避免二次伤害。同时也在第一时间联系了伤者家属,并提醒来往车辆绕行,还将伤者的电动车送往学校进行妥善保管。120赶到后,对伤者进行检查发现,伤者头部受到撞击,幸亏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善意的举动,挽救了一条生命,挽救了一个家庭,更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师者仁爱。
机缘巧合,花草为媒。2018年9月,于光被调到基地参与农业实践园区的打造和课程开发。
身为党员和分管人员,他发扬螺丝钉精神,不断提高落实力。他攻坚一线,每天驱车四十多里去基地,迎着朝霞出,披着晚霞回,即使是寒暑假也不例外,中午他就在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吃大锅饭。海边的风大,太阳也格外毒辣,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他脸上都被烤得黑里透红,很像藏人的“高原红”,大家笑称他为“基地红”。
到三个园区检查一圈,详细了解工程进展情况,仔细查看施工中是否存在问题,认真研究相关补救调整措施......这些都是他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农业园区占地一百亩,他每天走下来,几天就磨破一双袜子,鞋也磨碎好几双。但他累并快乐着,他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看着基地农业园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孩子们,我吃点苦不算什么。”
干一行,爱一行。他时刻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锻造成了一颗基地建设的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