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刚炒出来的瓜子,抓点尝尝!”“现炸的麻花,又酥又甜。”“过年买朵‘发财花’,来年兴旺又发达!”……进了腊月门,年味儿铺满集。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人们“迎年”“备年”的节奏也在加快。赶大集,既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也是现代人品年味儿一种必不可少的“仪式感”。大集上,各种年货琳琅满目,高高低低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摩肩接踵,人手一个“标配”手推车或手提袋,或寻个热闹,或寻个年味儿,“烟火气”变得具象起来。
1月31日腊月二十一,是泊于赶大集的日子。走进大集,放眼望去,琳琅满目的货品、各式各样的摊位摆得满满当当,五颜六色的糖果、新鲜缤纷的水果、晶莹红亮的冰糖葫芦,瓜子、花生、鸡、鸭、鱼、肉、蔬菜、春联、服装、家居用品等各类商品应有尽有,人们穿行在热闹的大集上,尽情挑选着自己需要的年货。
“年前赶大集,更有性价比,特别要买活禽、新鲜的牛羊猪肉,还有各种海鲜,腊月里必须要来大集上走两趟。”丛女士表示,每年过年前,她都会买一个生猪头、一些猪蹄,回家自己卤煮,再做些猪皮冻,这些肉品基本上能满足正月里家里来亲戚招待所需。“这一套下来,干净卫生,还比买现成的要经济实惠。”丛女士开心地说。
“硬货”,是人们腊月里赶大集必买的年货了。猪肉、牛肉、羊肉、海鲜摊位前,是最热闹的地儿了,人们精挑细选着,一块牛肉、半副羊排……就这么装进了采购大包里。
随着机器的翻炒,花生瓜子摊位上的香味飘得满大集都是。这些可是亲朋好友串门拉呱时的小零嘴儿。“肉和海鲜基本备齐了,这次专门来买干果炒货。”炒货摊前,正在采购的陈女士笑着说。
“空着手来,走的时候满满一车都快装不下了,牛羊肉、鱼和小零嘴儿差不多买齐了,就等着孩子回家过年来了。”王大爷和老伴儿人手一辆小推车,精气神十足地说道。
只要你围着泊于大集走一圈,过年所需基本就能购齐。时至中午,提着大包小包的人们满载而归。“虽然现在很多东西都可以在网上买,但回家赶集图的就是热闹、喜庆和那特别的氛围。”放假回来过年的年轻人孙芳说。
作为独具“市井温度”的存在,腊月里赶家乡大集,不仅是一个买买买的市场,更是一份乡情所在。年终大集,充满了烟火气,好一幅喜庆生动的迎年图。(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仲艳楠/文 姚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