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威海好人榜

王涛、胡英兰:夫妻携手公益,10年理发化妆9万次

2024-02-26 编辑: 于喆

王涛,男,1973年7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威海人,威海市韵姿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退役老兵。胡英兰,女,1977年4月生,山东威海人,威海市韵姿职业培训学校副校长。

一次帮助打开让夫妻俩走上公益之路

与志愿服务结缘,始于一次上门服务。2005年,王涛和妻子胡英兰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因为手艺好、态度佳,累积了不少回头客。一次,一位老主顾找上门,想让王涛为自家腿脚不便、外出困难的老人上门理发。当时正临近春节,店里的客人很多,但热心肠的王涛没有推辞,把当手里的活儿忙完,就抓紧去给老人修剪了头发。理完发后,老人和家人十分感激,当他们要付钱时,却被王涛婉拒。

“咱们有手艺,也有工具,得做点实在有意义的事儿。”身为党员、退役老兵的王涛笑着说。这件事也打开了夫妻俩志愿服务的大门。他们意识到,社区里有一些高龄老人和腿脚不便的居民有上门理发的需求,夫妻俩一商量,决定为这群人免费上门服务。从那起,夫妻俩经常上门为周边孤寡、高龄的高人免费理发。

成立学校,夫妻俩扩大志愿服务范围

2014年,王涛和妻子成立了韵姿职业培训学校,丈夫王涛负责教授美发,妻子胡英兰负责教授化妆,还招聘了几位老师,学校办得很红火。夫妻俩决定,发挥自身特长,利用学校的优势继续开展公益服务。他们主动联系几个社区,提出想为居民义剪的想法,并在社区举办了首次大型义剪活动。慢慢地,一传十,十传百,每次社区义剪时,老人们早已排队等候。

除了免费义剪之外,胡英兰看到社区的艺术团体经常在演出时要自己化妆,但老人们的化妆水平不足,还主动提出为社区艺术团队化妆造型。尤其是每年夏天,各类纳凉晚会和文艺汇演尤其多,在丈夫带着志愿者为居民义剪的同时,胡英兰则和学校的师生们一起奔走在为社区艺术团体化妆造型的志愿服务路上。夫妻俩齐头并进,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夫妻俩乐于助人的熟悉身影。

现在,每个月夫妻俩都要带领他们的团队去固定的12个社区、3个敬老院免费理发,而美发学校每天下午也对65岁以上老人免费开放。十年来,由原来的理发店发展到现在的培训学校,他们带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为居民义剪和免费化妆造型的事情也一直在夫妻俩的心里占有重要位置。在他们的带动下,身边的理发师朋友也逐渐加入进来,从两个人到十余人,再发展到如今的200余人,一支志愿义剪、妆造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

用爱播撒种子,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

有了团体的助力,夫妻俩志愿服务的脚步更远了。福利院、敬老院、社区、部队、机关单位,常常出现他们的身影。他们组织的公益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加入其中的志愿团队越来越多,服务范围和能力越来越强。在培训学校里挂满了来自社区、学校等地送来的锦旗。还经常收到社区老人写的感谢信,其中一位老人这样说“韵姿美发学校好!韵姿美发学校棒!韵姿学校的师生是我们的好儿女!谢谢你们给了俏夕阳一个新时代的时尚发型!为你们点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9年,在坚持不懈的公益道路上,夫妻俩又有了新的想法——在社区对志愿者进行免费理发和化妆的培训,培育社区自组织,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这一想法立刻落地生花,如今,他们已在各社区培训出三四十名志愿者,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区特殊群体,随时随地服务于社区。

关爱学员,扶持困难群体再就业

实际上,王涛和胡英兰夫妇的爱心并不止于此。他们经常帮助失业、无业、残疾、外地来威务工生活艰难的学员减免学费,帮助他们就业、创业。每年,夫妻俩都会免费扶持几十人自主创业,并投入万余元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有效地改善了这一群体的生活质量。

如今,夫妻俩的公益之路开展得越来越有条理。他们将志愿者们根据专业特长分为三组:第一组为老人和行动不便群体义务理发,每月定时定点带领团队走进各社区、敬老院志愿服务;第二组为社区表演团队和公益组织化妆造型;第三组为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经济困难人员培训技能,扶持自主创业。

夫妻俩还有一个小心愿:未来的三年,争取为威海市大部分社区培育出属于社区自己的剪发、化妆志愿者,能够更好地为社区服务。“退伍不褪色,身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利用自身的能力与优势,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王涛说。

众木成林,积水成渊。王涛和胡英兰夫妇用自己信仰和爱心走出了一条辉煌的公益路。他们的光芒也带动着志愿者们一起前行,照亮人群,温暖社会。十年爱心路,志愿服务九万余人次,点滴善举汇聚,成为照亮城市的温暖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