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年威海好人榜

朱恒杰:倾尽半生心血 只为传承戏曲文化

2024-02-26 编辑: 于喆

朱恒杰,男,1968年6月生,山东乳山人,乳山市育犁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乳山市博物馆戏服展厅管理人。

难舍京剧热爱 自费拜师学艺

朱恒杰自幼热爱京剧,从小就对京剧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有一天能实现登台演出,朱恒杰开始了他的京剧求学路。

16岁时,朱恒杰开始跟随乳山本地的艺人邢老师学习京剧,“我学的第一个戏就是《打龙袍》‘一见皇儿跪埃尘,开言大骂无道的君’这段,学的是老旦。”朱恒杰回忆道。在老艺人的耐心指导下,他对京剧有了相对系统的了解,甚至可以像模像样地完整唱上几段。但朱恒杰并不满足于此,一有时间,他就四处拜师学艺,并先后跟随威海京剧团、烟台京剧院、山东省京剧院、南京京剧院的老师深入学习京剧,不断雕琢自己的唱腔、身段,提升自己的演出水平。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学戏,朱恒杰每天早上两三点钟,就开始默戏,将新学的内容在脑子里重新演绎一遍,回顾唱词、唱腔。为了保持良好的上课状态,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教室,练习压腿、下腰、跑圆场等基本功,老师讲授的过程中,除了认真学习咬字归韵、眼神动作技巧,他也利用录音机收录老师的讲课内容,方便自己课后对照练习。经过多年努力,朱恒杰的京剧演出技艺越来越娴熟,他也屡次在乳山、威海等地举办的戏曲大赛中斩获重要奖项。

开办公益票房 弘扬国粹艺术

每个京剧表演爱好者的心中都会对舞台有着一份热爱与憧憬。2015年,朱恒杰自费租赁了一个场地,打造了琴韵雅聚京剧票房,给乳山本地的京剧票友们免费提供了一个可以自娱自乐的活动场所。

因票房环境雅致,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在大家的口口相传下,朱恒杰的京剧票房很快就吸引了40余名京剧票友,每个周五的上午,票友们汇聚一堂,拉弦弹唱,共同在这里抒发对京剧的热爱之情。“我这个票房不仅是给票友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有一些爱好京剧的朋友过来,我也可以教他唱上几段。”朱恒杰说道。

为了让票友们拥有一个舒适的活动空间,每逢开展活动,朱恒杰就早早来到了票房,提前收拾好卫生,准备好茶水,开好空调,迎接票友们的到来。而且,票房每年都会举办一到两场专门的曲艺联欢会,让每个票友都可以登台表演自己的拿手剧目,联欢会期间,朱恒杰还会聘请专门的化妆师,给大家进行包头、化妆,同时提供自己收藏的戏曲服装,让喜爱京剧的朋友真正过一把“舞台瘾”。

这些年来,朱恒杰不仅在维持票房运营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资金投入上也有了几十万元,但他却从未收取票友们的任何费用,“我一开始做票房就不为了挣钱,只是因为我喜爱京剧,热爱表演,所以也想给和我一样喜爱京剧的朋友们提供一个活动场地,乳山喜爱京剧的人,70%的人都跟我学过戏,看着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京剧这门艺术,我就觉得开心、满足。”朱恒杰说。

不惜重金收藏 一朝无私捐赠

除了酷爱京剧表演,朱恒杰也爱好收藏戏服。2009年时,朱恒杰报名参加了威海的一场京剧大赛,为了呈现一个良好的舞台效果,他提前网购了一身精美的机绣戏服,并请化妆师给自己画了精致的舞台妆。当他表演结束,坐在台下观看其他选手的演出时,一位选手的手绣戏服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的演出服上一个个手绣的图案在灯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生动精美,相比之下,我的戏服则暗淡不少,当时我就觉得一定要给自己置办一身手绣戏服。”朱恒杰回忆道。

从那之后,他对手绣戏服格外关注,只要听说谁手里有精美的手绣戏服,他便要驱车前往,一睹戏服的风采,若是遇到特别喜欢的,他就重金回收。渐渐地,朱恒杰收藏的戏服开始多了起来,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蟒袍、靠、帔、褶子、盔帽等戏曲服装,足有几十箱。

因手绣戏服大多不能清洗,为了做好除尘防蛀,朱恒杰特意定制了有防蛀除味功能的樟木柜子,用于封装戏服,每隔一段时间,他还要把戏服拿出来通风阴晾,喷施酒精,精心护理。对朱恒杰来说,每一件戏服都有它的故事和价值,讲述着舞台艺术的传承,也见证着历史时代的变迁。

然而2020年,朱恒杰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收藏的各类戏曲服装、盔帽、道具等580多件捐赠给乳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馆。有人问他,“自己花费巨大心血收藏回来的戏服怎么舍得捐赠出去呢?”朱恒杰却回答道:“这么精美的戏服,与其压在箱子里,留着我自己看,不如捐赠出来,让更多人都能感受到京剧文化的魅力,这更有意义。”

如今,朱恒杰又有了一个新的职务,乳山市博物馆戏服展厅管理人。不仅负责对戏服展厅进行日常维护,也会为前来参观的市民、群众义务讲解戏服文化、开展戏曲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