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记者 鞠金玲)3月5日,市新闻办举行“精致暖心·助残共富”专项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介绍《威海市“精致暖心·助残共富”专项行动计划》有关情况。计划锚定“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目标定位,着眼缩小残疾人在城乡、区域、收入、物质精神等方面与社会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广泛凝聚资源力量,共同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抓重点领域,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按照计划要求,到2025年,我市将开展残疾人就业增收、兜底保障、康复服务、托养照护、权益保障、文化生活6大行动,残疾人高质量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残疾人增收能力明显增强,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照护,残疾人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无障碍环境不断优化,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农村残疾人数量多、困难重、帮扶难度大,通过积极探索拓展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渠道,健全安排残疾人就业约束与激励制度,提升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水平,落实党政机关带头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要求,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完善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保障机制,进一步推动残疾人更高质量就业,探索开辟残疾人就业创业威海路径。
弱有所扶,制度夯实。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访视制度,提高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治化水平,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水平,创新推进扶残助困“一件事”,打造全领域社会动员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强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提升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水平,实施教育赋能工程,织密残疾群众兜底保障服务网,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加强残疾人健康管理服务,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加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推动托养照护服务资源共享,提高托养照护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扩大残疾人托养服务覆盖面。普及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残疾人文化人才建设,推动残疾人体育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
夯保障措施,全力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好政策重在落实,为确保《威海市“精致暖心·助残共富”专项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我市着重从组织领导、观念强化、机制保障、典型选树、氛围营造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到常长夯基,久久为功,确保该计划不折不扣地在一线落地见效。
切实加强使命担当,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形成专项行动配套政策体系。选择一个区市(开发区)、部分镇(街道)和村(社区)作为“精致暖心·助残共富”试点,命名一批助残共富示范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推进专项行动的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和实施路径,科学合理确定发展标准,尽力而为满足实际需求,量力而行保障持续供给,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稳定、更高水平的民生保障。
配齐配强社区专职干事和委员,解决落实待遇问题。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村(社区)残协的基础作用,扎实做好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基础性工作。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残行动,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扶残助残新格局。
选树一批残疾人自强典型和残先进典型,引导凝聚资源,传播正能量。多渠道宣传惠残助残政策,宣传新的残疾人观,营造以“人人奋斗”促进“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让每一名残疾人都成为共同富裕的直接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共同受益者,形成全民推动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