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记者蹲点报道·春之声 | 90后“新农人”在地里种了啥?

2024-03-21 编辑: 宋倩

3月15日,在荣成市东山街道石头河村的一处果园里,90后“新农人”毕真名正专心为他种植的软枣猕猴桃树绑枝。这处软枣猕猴桃园,去年不仅实现了200万元的营业收入,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市提出聚焦农业生产一线,选拔一批省市“乡村之星”,激励更多本土人才投身乡村,培育一批投身乡村的“新青年”。荣膺2023年度齐鲁乡村之星和山东省乡村好青年称号的毕真名,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8年,因为对家乡土地的热爱,结束学业的毕真名回到威海,一头扎进了广袤田野。最开始,他“看上”的是蓝莓种植,但在考察过程中,软枣猕猴桃这种看上去像是绿色大枣的水果却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相比蓝莓,软枣猕猴桃更‘时兴’一点,还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相对好种植。”毕真名说,虽然立志要从事农业,但自己毕竟是个“门外汉”,软枣猕猴桃种植简单、易管理等优势促使其最终“移情”。

被毕真名“相中”的龙成2号品种源自辽宁省。从长白山脚下“搬家”至黄海之滨,即使环境适应能力强,但土壤、气候、风力乃至种植习惯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还是让毕真名有些头疼。果树栽下的第一年冬天,好多树从根部开始溃烂,毕真名蹲在果园观察了好几天才找到原因。

毕真名正为软枣猕猴桃树绑枝。

“还有一点比较明显的影响是威海风大,而软枣猕猴桃又对‘皮相’要求较高,风一大就会增加损果率。”毕真名说,今年他打算加装防风网,提高软枣猕猴桃的果实完整度。

经常“泡”在果园里的毕真名成功摆脱种植“小白”身份,还因地制宜想出了不少新点子。在他的果园里,软枣猕猴桃不是常见的单颗果树单根生长,而是每颗果树都会分出两到三根枝条,若其中一根溃烂或被病害影响,其他枝条仍可正常结果;授粉树与果树之间的比例也不是常见的1:10,而是达到1:8甚至更密,以保证结出的果实更多、更好。

毕真名“举一反三”的钻研能力不止体现在种植中,他对果园经营同样颇有研究。身为“新农人”,毕真名的经营理念紧跟潮流。“现在大家吃东西喜欢看配料表,讲究无添加,所以我给果园定位有机,不打药物不用化肥,主打干净、健康;大家买东西认牌子,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毕真名说,他想要走差异化和品牌化之路。

然而,差异化和品牌化的路并不好走。因为坚持不打药物,最开始的两年,整个果园全部人工除草,每年光人工费就要花去10多万元,直到有了适用的除草机械才渐渐好转;因为坚持不用化肥,毕真名学会了自制肥料,跑遍周边养殖场收来粪料再自己发酵;因为坚持使用自己的品牌,在与收购商的接洽中还曾频频碰壁。

坚持换来的果实,分外甜美。2021年,毕真名的果园开始结出第一批果实,在共青团荣成市委、荣成市农业农村等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毕真名带着他的“小绿枣”走遍了各大展会,凭借有机的特色和良好的口感成功打开市场。

如今,毕真名的软枣猕猴桃不仅进驻胖东来、山姆、盒马等知名商超,还打进了不少批发市场,甚至已有人顺着盒子上标注的商标主动联系毕真名洽谈合作。

今年,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我市提出开展好专题推介活动,组织农产品企业参加各类食品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推动我市知名农产品“走出去”。

这也让毕真名有了新期待。“今年果园产量预计能有30万斤。如果有机会参加更多展会,我想主攻南方市场。”毕真名说,这几年文旅融合,采摘游也跟着火起来了,他还打算尝试开发一下软枣猕猴桃采摘,让销售方式更多元化。(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曲黎悦 文/图 通讯员 翟庆豪 谭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