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无花果、大樱桃等威海农特产品,怎么种才能“叫好又叫座”?近日,随着3项市级农业地方标准最新发布,全市累计制定发布省级、市级农业地方标准数量分别达到6个、68个。标准化之路,让威海土特产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在经区崮山镇邵家庄村,春早秋延无花果大棚内,无花果枝干已吐出新绿,工人正忙着覆设地膜。“这里有接近40亩无花果,是去年通过扦插长出来的。”邵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邵天成说。
从买苗种植到扦插种植,得益于市农科院的帮助。去年,市面无花果苗普遍涨价。在市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曹洪建指导下,邵家庄村探索自主扦插培苗,无花果苗存活率高达95%,成本较市场价格大幅降低。邵天成介绍,他们正打算发展无花果扦插产业,把扦插果苗卖到更多地区。
“我们希望通过制定标准,让这些好的做法更加可复制、可推广。”市农科院院长叶全介绍,经去年探索实践,他们于近期发布了《无花果黑点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无花果扦插建园技术规程》《油菜塑料大棚一年七茬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三项农业地方标准,精准指导相关领域农业生产。
包括这三项标准在内,我市累计制定市级以上农业地方标准74项。这些标准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详细介绍了不同品种栽培环境、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种植标准。用于作物种植,能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标准制定背后,是我市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走向“靠技术”、从粗放走向精致的转变。“当前农村电商发展较快,探索建立具有威海地域特色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有利于农特产品通过电商卖向全国。”叶全说。
聚焦苹果、西洋参、无花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我市今年启动了现代苹果改造提升、西洋参无土栽培试验研究、无花果立架栽培试验示范等行动,努力破解农业标准探索难、推广难等问题,让威海农特产品在全国市场稳稳占据一席之地。(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 通讯员 岑昱尧 姜颖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