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丰是山东上善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部叉车班组长,虽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却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凡的业绩,在行业内获得了响当当的“叉车冠军”名号。

王永丰操纵叉车运送货物。
入职13年,55岁的王永丰一直以“诚信、奉献、优质、创新”作为人生信条,游刃有余地舞动叉车“铁臂”。此外,王永丰还是一名芦荟销售的行家里手。
“那时看到师傅们开着叉车在仓库里来回穿梭,灵活得像游鱼,别提有多羡慕了!”回忆起自己刚接触叉车时的情景,王永丰记忆犹新。
拉操作杆,打方向;前进,倒退;叉起,放下……近日,在工作间,王永丰干起活来热情饱满。只见他左手紧握方向盘,右手放在变速箱操纵杆或多路控制阀手柄上,熟练地控制叉车前后、快慢、倾斜、起升,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作为叉车组的榜样标杆,不少人都会向他问起操纵秘诀,他总是笑着说:“没有别的法子,只有多练习!”
学徒期的王永丰,总是把休息时间用在钻研架势技术上,抓紧时间一招一式反复演练,揣摩叉车每个运行环节的操作步骤,仔细琢磨驾驶、维修叉车要领。就这样,从机械原理到操作规程,从叉车保养到操作技能,从单一驾驶到驾修两通,他一样样学、一样样会、一样样精。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永丰获得了“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称号,“叉车冠军”的名号也随之而来。
“我是个爱折腾的人。”这句话,王永丰不是说说而已。为解决货物搬运易倒塌的问题,王永丰开着叉车叉着货物在上坡、下坡、急拐弯等复杂危险的环境下反复试验,最后探索出自创的花式绑带捆绑最上层的方法,每年给公司节省130余万元开支,确保了产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
瞧见仓库门口因为叉车来回出入,带进尘土和落叶,王永丰又闲不住了。他主动测量轮胎尺寸,计算叉车行进距离,在仓库门口设计了铁网交叉铺设,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清除轮胎尘土的方法,避免叉车来回出入仓库,污染产品存放环境。
山东上善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芦荟有机凝胶系列产品,但由于起步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度默默无闻。王永丰主动将自己的工作岗位“搬”到生产部,晚上查资料学习芦荟的相关知识,白天到种植基地向种植户请教。通过调研,他发现占据美洲市场的韩国一品牌产品的营养成分远不如自家,就开始研究美洲市场,探索对路产品,经过五年的开拓与付出,先后配合公司开发了美国、加拿大、巴拿马、危地马拉、智利等数十个国内外客户,特别是出口智利市场,实现威海产品出口智利的零突破。
王永丰还将眼光瞄准技术改造与革新。他以蜂窝煤铲为灵感,发明多种便携式挖掘小农具,实现了人工挖土种植和农苗覆土工作效率提高8—10倍,节约人力成本近200万元;他先后进行芦荟削皮定位、果蔬挤压装置、快速起瓶器等8项基础设备改良,使生产原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工作效率较之前提高23%,直接和间接节约生产成本130多万元;同时,他还参与了“一种芦荟提取物研究用过滤装置”等3项实用新型的发明。
“我的信条就是不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王永丰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多年来,他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名片擦得更亮。(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彦博 员雯/文 本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