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笔书法执笔的关键是‘指实掌虚’。”5月28日晚7时许,在环翠区鲸园街道鲸园社区夜校里,十几名青年人端坐在书桌前,一边聆听老师讲解,一边认真练习书写。

在课程类型上,社区夜校设置了单次课与系列课,单次课注重兴趣体验,系列课强调技能提升,上课时间相对固定在周二至周五晚上。“筹办夜校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凝聚力。”鲸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海英说。
周二学书法、周三学古筝、周四学茶道……自从报名社区夜校,90后律师吴女士下班后的空闲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夜校老师讲得好、非常专业,在这里听课不仅解压,还让我的业余生活更加充实。”吴女士说。
今年年初,作为一家枢纽型社会组织,环翠区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接受街道和社区委托,负责调研筹办、运营管理鲸园社区夜校。经过多次商讨,确定夜校主要为社区18岁以上、60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提供服务。运营至今,鲸园社区夜校赢得不少点赞。
调研问需
课程设计“对胃口”
3月,鲸园社区夜校正式开班,成人书法、家庭护理、烘焙美食、非遗手工等多品类课程,吸引了很多社区居民慕名而来,甚至出现“一课难求”的景象。
鲸园社区夜校缘何火热“出圈”?鲸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艳娟认为,“紧紧把握住社区青年群体的兴趣点是关键,尤其要了解、满足他们的文娱需求。”
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通过发放电子问卷的方式开展需求调研,重点了解学习动机、课程偏好、时间要求等。经过一个多月的需求调研和课程设计,社区夜校明确了“掌握一门特长”“破圈交友”“实现‘微创业梦’”等功能定位。

在课程类型上,社区夜校设置了单次课与系列课,单次课注重兴趣体验,系列课强调技能提升,上课时间相对固定在周二至周五晚上。“筹办夜校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凝聚力。”鲸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海英说。
社区夜校不考级、不看重成绩,“反内卷”的课堂氛围让教育回归本真。来上课的学员大多以兴趣为出发点,学习不仅更有积极性,还拓宽了朋友圈。已经上了三节茶道课的张先生说:“我本来是因为个人爱好来的,没想到在这里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内容丰富
课程选择“迷人眼”
夜校老师从哪儿找?如何保证课程质量?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向全市社会组织广发“英雄帖”,广泛寻找社区夜校“合伙人”。
“英雄帖”一经发出,威海市环翠区剪纸协会、威海市白杨公益服务中心、光明社区益启爱青少年成长乐园、鲸园社区妈妈手工坊等十多家社会组织前来报到,出人、出力、出资源,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经过街道、社区的层层筛选,书法、乐器等近20门社区居民“点单”的第一批夜校课程新鲜“出炉”。


周二学书法、周三学古筝、周四学茶道……自从报名社区夜校,90后律师吴女士下班后的空闲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夜校老师讲得好、非常专业,在这里听课不仅解压,还让我的业余生活更加充实。”吴女士说。
“这么多课程,可以让年轻人自由选择,也适当缓解他们的压力,丰富文化生活。”在李艳娟看来,在家门口上夜校,不仅能让年轻人走出来,更能让年轻人学到知识。
不仅如此,对于有些学员来说,社区夜校还是实现创业梦的“孵化器”。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引入了家政行业技能培训课程,方便灵活就业群体就近学习,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新思路。
价格友好
夜校管理“很走心”
除授课内容贴近中青年群体需求外,社区夜校最具吸引力的标签里还有性价比。
“19.9元三节体验课,你抢上了吗?”社区夜校物美价廉的课程宣传在平台上一经发出,立刻引来居民留言咨询,原本只是“试水”的体验课场场爆满。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顺势推出了“总价低、周期短、休闲娱乐功能突出”的优惠课程包。
为了保证社区夜校有序运转,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与授课老师签订教学协议,并为夜校学员统一购买了意外保险。同时,出台了《鲸园社区夜校管理服务制度(试行)》,对报名形式、教师管理、场地维护、资金使用等作出了规定,确保办学流程规范化。
社区夜校火热“出圈”后,如何留住这波热度,辐射更多人群?这是主办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计划为社区夜校寻找合适的‘主理人’,设立专人监管,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呈现寓教于乐的多元复合功能,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邹孝堂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曲黎悦图源:最威海是环翠)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姜 伟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