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攻双角山据点始末
赛时礼
赛时礼
赛时礼
一
在1944年秋季攻势中,东海军分区东线部队,在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少虹的指挥下,于8月30日解放了文登城。9月1日下午3时,荣成独立营、文登独立营和威海独立营趁热打铁,开始向威海敌占区挺进。当时,我们文东独立营营长刘剑秋,因病留守文登城指挥三连做好治安保卫工作;一连、二连由刘进副政委指挥,向威海西南方向开进。二连担任围困迫降双角山伪军据点的任务。一连插到冶口东侧占领有利地形,准备阻击可能从威海方向来的增援之敌。
双角山位于威海西南角和文登接壤的交界处,北与鹿道口据点,东与冶口据点遥遥相对,是一处重要据点。
我对这个据点比较熟悉。因为在1943年冬,我曾带领一个小分队埋伏在据点东侧的小山上,准备乘伪军出早操之机,给予痛击,拔掉这个据点。可是,当我们冒着寒风,隐蔽到天亮时,看见据点的大门开了,两个身穿大衣,手提大枪的伪军,懒洋洋地向我们所在的方向走来,而大部伪军却没有出操。这是怎么回事呢?当那两个伪军被大风刮得晕头转向地来到我们埋伏地点时,被我们活捉。经审问,才弄清楚那天是星期日不出操。因此,我们失掉了战机。
9月1日下午,我正同指导员王松峰边走边谈论这段往事时,便衣侦察员跑来报告说:“今天上午,双角山的伪军向各村要大缸和粮草,强迫老百姓往山上挑水。”我们分析,伪军是在存粮贮水,准备固守。于是,我和指导员商定了一个围困双角山据点的作战计划:由他带领三排埋伏在上山的小路两旁,准备活捉下山催夫挑水的伪军;由我带领一排、二排和机枪班,埋伏在据点东侧小山顶上,如果敌人出早操,即来个突然袭击,乘混乱之机,冲进据点,力求全歼。这个作战计划经请示刘副政委同意后,即开始了行动。翌日凌晨2点,全连进入阵地,等待战机。
双角山位于威海西南角和文登接壤的交界处,北与鹿道口据点,东与冶口据点遥遥相对,是一处重要据点。
我对这个据点比较熟悉。因为在1943年冬,我曾带领一个小分队埋伏在据点东侧的小山上,准备乘伪军出早操之机,给予痛击,拔掉这个据点。可是,当我们冒着寒风,隐蔽到天亮时,看见据点的大门开了,两个身穿大衣,手提大枪的伪军,懒洋洋地向我们所在的方向走来,而大部伪军却没有出操。这是怎么回事呢?当那两个伪军被大风刮得晕头转向地来到我们埋伏地点时,被我们活捉。经审问,才弄清楚那天是星期日不出操。因此,我们失掉了战机。
9月1日下午,我正同指导员王松峰边走边谈论这段往事时,便衣侦察员跑来报告说:“今天上午,双角山的伪军向各村要大缸和粮草,强迫老百姓往山上挑水。”我们分析,伪军是在存粮贮水,准备固守。于是,我和指导员商定了一个围困双角山据点的作战计划:由他带领三排埋伏在上山的小路两旁,准备活捉下山催夫挑水的伪军;由我带领一排、二排和机枪班,埋伏在据点东侧小山顶上,如果敌人出早操,即来个突然袭击,乘混乱之机,冲进据点,力求全歼。这个作战计划经请示刘副政委同意后,即开始了行动。翌日凌晨2点,全连进入阵地,等待战机。
东海军分区工作人员合影
二
二
9月2日早晨,双角山据点里的伪军没有出操,直到太阳升得老高,才见8名身背大枪的伪军出了大门,4名沿着小路下了山,4名朝着我们隐蔽的这个山头走来。
当那4名伪军进入我们的伏击圈时,二排长袁所增指挥着四班一跃而起,抓住了前面的2个,后边的2个在往回跑时被打死。在枪响的同时,我看见被俘的2个伪军,惊骇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他俩张着大嘴直喊叫:“这里有电雷!”我一听,立即命令一排、二排和机枪班迅速往山下撤。当我们刚刚撤出山顶时,“轰隆”一声巨响,整个山顶被硝烟所笼罩。一问俘虏,我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是去年冬天,我们在这里抓了敌人的瞭望哨以后,伪军副大队长李庆忠找日本工兵,埋设下一个大电雷。若是再发现我军袭击瞭望哨,他们就在据点内接通电源起爆电雷。幸亏我们撤得快,不然伤亡就大啦!
在电雷爆炸的同时,据点内的敌人疯狂地向山顶上打枪,打掷弹筒。山上、山下响成一片。在我们这边行动的同时,王指导员带领的三排也对到山下挑水的4名伪军开始了行动。他们活捉了其中的1人,另外3人被击毙在山坡上。
我们连围困迫降双角山伪军的头一仗,取得了一个小小的胜利。之后,二排和机枪班仍留在山上,监视和封锁敌人。我带着一排下山,和王指导员带领的三排进驻西武林村。
进村不大一会儿,刘进副政委就来到我们连部召开紧急会议,和我们共同分析敌情,研究下一步的战斗方案。通过审问俘虏得知:双角山据点驻伪军一个中队,伪军副大队长李庆忠兼中队长;据点的围墙高三米、厚一米,四角矗立4个大碉堡,围墙顶和碉堡上都安上了电灯;围墙外设有铁丝网、鹿砦和拉雷;据点的三面都是石崖陡壁,只有东大门前有个操场,地势比较平坦开阔。我们研究的结果是先从陡壁上去偷袭,如偷袭不成则实行强攻。
会后,刘副政委又领着我们绕着双角山观看据点周围的地形,寻找突破口。
三
9月2日,天刚黑下来,王指导员带着三排,从东北角摸到悬崖陡壁下,踏着梯子,把用麻袋包装的“大地雷(假炸药包)”悄悄送到据点外的鹿砦边上。然后,王指导员就开始喊话,宣传八路军对待日伪的宽大政策和我军秋季攻势的伟大胜利。
王指导员一喊话,伪军马上打开了围墙和碉堡顶上的电灯,照得周围30米内明光瓦亮。
我带着一排从3日凌晨1点出发,摸到据点西北角的陡崖底下。一班班长葛培芝,由两个大个子战士搭着肩,爬上陡崖,把“假炸药包”放在鹿砦边上。尔后,他领着全班隐蔽在山半坡监视敌人。是日凌晨,我和指导员带领部分战士返回驻地。
部队已经一天两夜没有睡觉了。吃了早饭,我就命令战士们抓紧时间休息,准备随时投入战斗。我和指导员正在连部商量寻机歼敌的方法时,突然“轰隆”“轰隆”几声巨响,我们急忙跑出去一看,只见据点西北角一团团硝烟,直冲天空。
刘副政委也急忙赶来查问是哪来的爆炸声。正待我回答时,葛培芝班长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说:“是伪军发现了咱们的炸药包,不得已我才引爆了。”
刘副政委听完葛班长的报告后,即命令我们二连在夜间集中兵力,进行偷袭。
王指导员一喊话,伪军马上打开了围墙和碉堡顶上的电灯,照得周围30米内明光瓦亮。
我带着一排从3日凌晨1点出发,摸到据点西北角的陡崖底下。一班班长葛培芝,由两个大个子战士搭着肩,爬上陡崖,把“假炸药包”放在鹿砦边上。尔后,他领着全班隐蔽在山半坡监视敌人。是日凌晨,我和指导员带领部分战士返回驻地。
部队已经一天两夜没有睡觉了。吃了早饭,我就命令战士们抓紧时间休息,准备随时投入战斗。我和指导员正在连部商量寻机歼敌的方法时,突然“轰隆”“轰隆”几声巨响,我们急忙跑出去一看,只见据点西北角一团团硝烟,直冲天空。
刘副政委也急忙赶来查问是哪来的爆炸声。正待我回答时,葛培芝班长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说:“是伪军发现了咱们的炸药包,不得已我才引爆了。”
刘副政委听完葛班长的报告后,即命令我们二连在夜间集中兵力,进行偷袭。
四
3日深夜,我指挥着一排、二排和机枪班从操场的南边匍匐接敌。王指导员带领三排为预备队。下半夜1时,我们到达离据点30米处时,东边围墙和碉堡顶上的电灯突然亮了,照得操场上锃亮。我立即命令机枪班打灭了电灯。在我们集中火力向敌人射击了一阵子后,据点周围一片漆黑。敌人没有打枪,也没有嚎叫,鸦雀无声。
这时,一排排长周二虎和二排排长袁所增爬到我身边压低声音说:“敌人被打熊了!我们发起强攻吧!”
指战员这种积极勇敢的战斗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但敌人不打枪,并不等于被打熊了,敌人可能早已把枪口瞄准我们,一旦发起强攻,会造成重大伤亡。在没有弄清敌人的企图以前,我果断地命令一排、二排迅速撤出战斗。当部队刚撤退有20多米的时候,敌人的机枪、步枪就一齐开了火,幸亏周二虎、袁所增两位排长指挥战士撤得快,才使部队免受伤亡。
这时,一排排长周二虎和二排排长袁所增爬到我身边压低声音说:“敌人被打熊了!我们发起强攻吧!”
指战员这种积极勇敢的战斗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但敌人不打枪,并不等于被打熊了,敌人可能早已把枪口瞄准我们,一旦发起强攻,会造成重大伤亡。在没有弄清敌人的企图以前,我果断地命令一排、二排迅速撤出战斗。当部队刚撤退有20多米的时候,敌人的机枪、步枪就一齐开了火,幸亏周二虎、袁所增两位排长指挥战士撤得快,才使部队免受伤亡。
五
9月4日早晨,刘副政委告诉我们,指挥部来信指示:围攻双角山据点的战斗,要从实际出发,切勿盲目强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这时,我心里感到又亮堂又着急,迟迟迫降不了敌人,我这个当连长的上对不起领导,下对不起战士,更对不起威海的广大群众。刘副政委看出我的急躁情绪,就鼓励和安慰我说:“别着急,等指挥部给我们调的迫击炮排来了再说。”
下午2时,军分区迫击炮连张德经连长,带着一个迫击炮排来到我们连。他们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就观察地形,积极向刘副政委请求作战任务。待炮手测量好距离后,就开始试炮。第一发炮弹在围墙外爆炸了,炮手们调整了射击角度后,连续10发炮弹都打到据点里头,炸得据点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刘副政委举着望远镜边看边说:“看浓烟和火光,可能把据点里的烧草打着了。张连长是不是乘敌人救火之机再打几炮?”
张连长说:“好!再打它几炮。”接着又将5发炮弹打进了据点。
入夜,我和王指导员分头指挥着战斗小组,向敌人展开了政治攻势,一直到第二天太阳出山的时候,我们才下了山。
下午2时,军分区迫击炮连张德经连长,带着一个迫击炮排来到我们连。他们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就观察地形,积极向刘副政委请求作战任务。待炮手测量好距离后,就开始试炮。第一发炮弹在围墙外爆炸了,炮手们调整了射击角度后,连续10发炮弹都打到据点里头,炸得据点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刘副政委举着望远镜边看边说:“看浓烟和火光,可能把据点里的烧草打着了。张连长是不是乘敌人救火之机再打几炮?”
张连长说:“好!再打它几炮。”接着又将5发炮弹打进了据点。
入夜,我和王指导员分头指挥着战斗小组,向敌人展开了政治攻势,一直到第二天太阳出山的时候,我们才下了山。
六
9月5日上午8时许,从东北方向传来了激烈的枪炮声。我带着通信员爬上村头的小山进行观察。从枪炮声和手榴弹爆炸声中,我断定:准是威海增援之敌在冶口村以东遭到了我军的伏击。如果能把援敌打回去,我连迫降双角山伪军的任务就能完成。我意识到打援是迫降的关键,就向刘副政委请求带着二连两个排去打增援。

1983年8月,赛时礼(右二)与冯德英(右一)、林毅(左一)合影。
电影《三进山城》剧照
由于从威海来的援敌太多,而且有两架飞机掩护,战斗到下午2时许,冶口据点的伪军也出动了,两股敌人汇合在一起,一齐增援双角山据点的伪军。
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刘副政委命令我们二连撤出双角山,与一连汇合,阻击增援和追击逃跑之敌。
于是,历时四天四夜围攻双角山据点的战斗,于9月5日下午6时,以敌人逃窜而结束。
赛时礼(1919—2001),男,山东省文登县(现威海市文登区)坤龙邢家村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1940年参加八路军,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作战参谋、作训科长、代理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海军分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胶东军区司令部训练科长、昌潍军分区副参谋长、山东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处长、济南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副局长。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是胶东地区著名战斗英雄、特等伤残军人,参加和指挥大小战斗200余次。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代表作品《三进山城》(后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陆军海战队》《智闯威海卫》等,被军地领导和社会各界誉为“中国的军中保尔”。赛时礼去世之后,他的老战友、老朋友、家乡人和亲人共同创作了一部怀念之作《一口英雄气》。
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刘副政委命令我们二连撤出双角山,与一连汇合,阻击增援和追击逃跑之敌。
于是,历时四天四夜围攻双角山据点的战斗,于9月5日下午6时,以敌人逃窜而结束。
赛时礼(1919—2001),男,山东省文登县(现威海市文登区)坤龙邢家村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1940年参加八路军,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作战参谋、作训科长、代理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海军分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胶东军区司令部训练科长、昌潍军分区副参谋长、山东军区司令部管理处处长、济南军区司令部管理局副局长。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是胶东地区著名战斗英雄、特等伤残军人,参加和指挥大小战斗200余次。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代表作品《三进山城》(后改编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陆军海战队》《智闯威海卫》等,被军地领导和社会各界誉为“中国的军中保尔”。赛时礼去世之后,他的老战友、老朋友、家乡人和亲人共同创作了一部怀念之作《一口英雄气》。
(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