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总是在不断传承和弘扬中焕发出新的夺目光彩。端午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爱国精神的弘扬和崇尚,承载着融入民族血脉的家国情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血脉之中,爱国是本分,更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弘扬端午文化,传承爱国情怀。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弘扬,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最强大最有力量的精气神。端午习俗多彩纷呈,端午文化源远流长,但其不变的核心一直都是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过端午节纪念屈原,不只是缅怀一个文化符号,更重要的是在缅怀中感受穿越时空永恒的精神力量,从端午文化中深度挖掘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感受一种家国情怀。不管岁月如何流转更迭,爱国情怀始终是富有丰富情感和激昂奋进的主旋律,总能赋予时代前行的强大动力,扣人心弦,为人们所深刻铭记。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志,堪当大任,勇毅前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干好本职工作,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就是爱国的具体行动。对工人而言,爱岗敬业,多生产合格工业产品就是爱国;对农民而言,辛勤耕耘,为端牢中国饭碗尽绵薄之力就是爱国;对科技工作者而言,充分展示大国“工匠精神”,在科技领域突破创新就是爱国;对军人而言,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是爱国……只有每个公民都能承担起自己的“国家责任”,主动为国家分担忧愁,如此,中国梦的宏阔愿景才会得以实现。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作为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把爱党、爱国、爱人民刻在骨子里、放在心坎上,要以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上下求索,以身许国,为国家分忧。“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的赶考路上有风险挑战,困难坎坷比想象的更为严峻。只有胸怀爱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厚植为民情怀,才能将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为民情怀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火热实践中,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中华巨轮行稳致远。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人民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基因和血脉不断构筑起、滋养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精神家园。新时代、新征程,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我们尤其需要传承和弘扬这种家国情怀精神,汲取民族复兴的前行力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者:环翠区编办 梁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