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在海军支队)
王学俭
王学俭
王学俭
一、在海军支队的日子里
1944年11月的一天,学校驻在南城阳村,于义文指导员把我们班中年纪较大、政治表现都较好的几个同学找到一起说:“经学校党组织决定,派你们参军,因为从威海刘公岛起义一批日伪海军,组成了‘胶东军区海军支队’。现在要增加一批政治骨干力量。你们都是党员,要服从组织分配。”我一看,在班级学习成绩很出色的陈廉、张庆海、张同云等同学也在其中,大家都表示服从组织。加上其他班级被选中的人,“胶东公学”共有18个同学参军。学校全体师生集合在村外一处开阔地,开了欢送会。我和被分配参军的同学,每人胸前都挂了一朵纸扎的大红花,坐在前面。每人还发给一些小本子,上面写了一些鼓励的口号,如“在海上打击敌人”等。出发时,同学排队站在小道两边,唱着当时流行的《毕业上前线》:
一、在海军支队的日子里
1944年11月的一天,学校驻在南城阳村,于义文指导员把我们班中年纪较大、政治表现都较好的几个同学找到一起说:“经学校党组织决定,派你们参军,因为从威海刘公岛起义一批日伪海军,组成了‘胶东军区海军支队’。现在要增加一批政治骨干力量。你们都是党员,要服从组织分配。”我一看,在班级学习成绩很出色的陈廉、张庆海、张同云等同学也在其中,大家都表示服从组织。加上其他班级被选中的人,“胶东公学”共有18个同学参军。学校全体师生集合在村外一处开阔地,开了欢送会。我和被分配参军的同学,每人胸前都挂了一朵纸扎的大红花,坐在前面。每人还发给一些小本子,上面写了一些鼓励的口号,如“在海上打击敌人”等。出发时,同学排队站在小道两边,唱着当时流行的《毕业上前线》:
“这是时候了,同学们,该我们走上前线。
我们没有什么挂牵,纵或有点儿留恋。
学问总不易求得完全,要在工作中去锻炼。
国难已迫到了眉尖,谁有心意长期钻研?
我们要去打击侵略者,怕什么千难万险。
我们的血沸腾了,不除日寇不回来相见。
快跟上来吧,我们手牵手,
去同我们的敌人血战!
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
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
我们没有什么挂牵,纵或有点儿留恋。
学问总不易求得完全,要在工作中去锻炼。
国难已迫到了眉尖,谁有心意长期钻研?
我们要去打击侵略者,怕什么千难万险。
我们的血沸腾了,不除日寇不回来相见。
快跟上来吧,我们手牵手,
去同我们的敌人血战!
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
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
我们心情激动,大家都热泪盈眶。我们一行18人,背着自己的行李和书包,踏上征途。中午经过我村嘴子前村,几个同学和我一起在我家吃了午饭。我怕父母“拉后腿”,没有敢说我们要去当八路军,而是告诉我父母说,要到军区去“受训”(即参加短期学习班)。
到了海军支队驻地(牙前县大石疃)后,我被分配在一中队一排一班当战士。经过几天熟悉情况,始知支队长叫郑道济,是起义的领导人。1944年11月5日,在郑道济、连城、毕昆山的领导下,共600多人杀敌起义——杀死日军17人、伪军官多人,携带钢炮3门、机枪5挺、长短枪600余支,当夜乘舰艇离开了刘公岛。次日黎明在双岛登陆。经过谈判,参加了我八路军。
到了海军支队驻地(牙前县大石疃)后,我被分配在一中队一排一班当战士。经过几天熟悉情况,始知支队长叫郑道济,是起义的领导人。1944年11月5日,在郑道济、连城、毕昆山的领导下,共600多人杀敌起义——杀死日军17人、伪军官多人,携带钢炮3门、机枪5挺、长短枪600余支,当夜乘舰艇离开了刘公岛。次日黎明在双岛登陆。经过谈判,参加了我八路军。

海军支队领导人:前排左起:政治处主任李伟、支队长郑道济、副支队长王子衡;后排左起:魏毅甫、王晋修。
副支队长叫王子衡,政治部主任叫李伟,是军区派来的老八路,政治委员是由胶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欧阳文兼任。我们一中队(连队)中队长是连城,也是起义的领导成员;中队政委罗江,也是军区派来的老八路;我们班长刘洪璋是起义的骨干;副班长邹世桂、战士方立声、蓝少家都是胶东军区主力兵团调来的有作战经验的老兵。部队由起义同志、根据地中学生、老八路战士三部分人组成,共从胶东各抗战中学调来中学生150名,大部分是共产党员;从胶东军区主力兵团调来老战士100名,全部是党员,这是改造这支部队的政治和军事骨干力量。
刚开始,起义的同志对我们学生和老战士有隔阂,认为这是来监视他们的。我们便和他们交朋友,组织学习小组,学习政治常识。支队政治处存有马列主义的书,我们都去借来学习,内容大体有:《中国近百年革命运动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八路军、新四军《军史》和《抗日根据地的形势》。与此同时,中队政委罗江同志给我们讲政治课,内容也是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我在两年的革命学校中都学到了。我结合自己思想是怎样转变的亲身体验,向起义过来的同志做思想工作。因为这些人都是平、津一带的中学生,他们虽受到汪精卫的反动奴化教育,对共产党八路军有错误认识,崇拜蒋介石和中央军,但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有文化和爱国思想,只要把道理说明白了,他们还是能很快接受的。我把自己学到的革命道理,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宣传,最好的办法是组织读书小组,传阅一些启蒙的书本,如《中国近百年革命运动史》,使他们了解近百年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罪行,阅读社会发展史,正确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由此而引导对共产党产生的必然性的正确理解。通过阅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等著作,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在学习小组的学习中,我结交了一些朋友。我们交流学习心得,畅谈理想,使这些同志逐步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知道了八路军是真正抗日救国的人民子弟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这期间,我最好的朋友张俊涛、孙尚元、杜鹏等同志,都能在一起交流思想感受,追求进步思想,批判错误思想。
为了使起义同志从崇拜蒋介石的正统思想中解放出来,欧阳文政委给大家作了《共产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政治报告,说明孙中山“联苏、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蒋介石“真反共,消极抗战”的各种罪行。又把《从九一八到七七》一书作为政治学习材料,系统揭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刚开始,起义的同志对我们学生和老战士有隔阂,认为这是来监视他们的。我们便和他们交朋友,组织学习小组,学习政治常识。支队政治处存有马列主义的书,我们都去借来学习,内容大体有:《中国近百年革命运动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八路军、新四军《军史》和《抗日根据地的形势》。与此同时,中队政委罗江同志给我们讲政治课,内容也是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我在两年的革命学校中都学到了。我结合自己思想是怎样转变的亲身体验,向起义过来的同志做思想工作。因为这些人都是平、津一带的中学生,他们虽受到汪精卫的反动奴化教育,对共产党八路军有错误认识,崇拜蒋介石和中央军,但他们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有文化和爱国思想,只要把道理说明白了,他们还是能很快接受的。我把自己学到的革命道理,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们宣传,最好的办法是组织读书小组,传阅一些启蒙的书本,如《中国近百年革命运动史》,使他们了解近百年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罪行,阅读社会发展史,正确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由此而引导对共产党产生的必然性的正确理解。通过阅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等著作,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在学习小组的学习中,我结交了一些朋友。我们交流学习心得,畅谈理想,使这些同志逐步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知道了八路军是真正抗日救国的人民子弟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这期间,我最好的朋友张俊涛、孙尚元、杜鹏等同志,都能在一起交流思想感受,追求进步思想,批判错误思想。
为了使起义同志从崇拜蒋介石的正统思想中解放出来,欧阳文政委给大家作了《共产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政治报告,说明孙中山“联苏、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蒋介石“真反共,消极抗战”的各种罪行。又把《从九一八到七七》一书作为政治学习材料,系统揭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944年,《新华日报》报道刘公岛伪海军反正和胶东军区海防支队成立。
当时在起义的人员中,存在着很多旧思想观念,其中普遍反对“小报告”(即我军我党的下级向上级汇报制度)。为此,我写了一篇题为《论小报告》的墙报稿,在连队俱乐部的墙报上登出。在这篇文章中,我从我军的建军宗旨出发,论述了我军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上下利益一致,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才走到一起,根本上都是“为人民服务”——“汇报”制度,就是要为这个根本宗旨服务。凡是违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行为,都要向上级领导报告,既汇报自己的,也汇报周围人员的,这也叫“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报告和旧军队的报告有本质的区别,旧军队是为统治阶级和当官的利益服务的,他们的“报告”只是为了巩固他们统治地位而实行的一种办法。
我这篇文章发表后,受到支队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徐诚之同志的重视,他认为文章很好,叫连队好好保存,这很可能是不久之后我被调到俱乐部当干事的起因。
由于我在团结帮助起义同志方面有成绩,行政职务虽然还是普通战士,但在党支部内被选为支部宣传委员,并被选为连队俱乐部主任。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我被提为连队文化教员,9月后就调到支队政治处俱乐部当见习干事,当时主任是徐诚之同志,干事是解志一同志。这两位同志,是我一生的良师益友。
在不到一年的普通士兵生活中,除了积极参加对起义同志的团结、教育、改造工作外,连队在1945年秋季,开展了军事大练兵,学习射击、拼刺刀、投手榴弹三大技术。提倡拼刺刀练臂力,提倡连续刺杀一万枪。在体育上,有单杠和木马。我最怕跳木马,有一次,我布兜里装了一个玻璃墨水瓶,在跳木马时,没有越过去,木马头碰在布兜上,把瓶子碰碎,玻璃碎片刺进大腿根肌肉中,留下终身伤疤。
1945年春季,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到乳山县海边石港村的沼泽地开荒,我们用镢头在沼泽地中把苇根刨出,土地平整后种上稻子。在开荒生产中,副班长邹世桂同志带领我们班的党员,天不亮就下地干活,把我累得腰酸胳膊疼。我们班受到了连队表扬。
在部队开进乳山县驻在马陵后庄村时,我和表弟王成旅回到垛疃村看望姨父母。老人家虽然不愿意我们当兵,但也无可奈何。在家里呆了不到两小时,就恋恋不舍地回到连队。王成旅也是“胶东公学”的学生,他是1945年春季第二批的,分配到海军支队的一中队一班,正好和我一个班。我担任连队文化教员后,调到支队政治处任见习教育干事,他后来也担任这个连的文化教员。
在1945年秋季反日寇大“扫荡”的斗争中,我们的部队进入我们海阳县境内,有一天,连队驻在离我的老家嘴子前村约20华里的娄子村,我父亲来连队看望我。他老人家是听说我们海军支队驻这里,就赶来了。我们连队首长热情接待了父亲,我们班长邹世桂和老战士方立声、蓝少家,都来看望父亲,介绍了部队情况,请老人家放心。
我这篇文章发表后,受到支队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徐诚之同志的重视,他认为文章很好,叫连队好好保存,这很可能是不久之后我被调到俱乐部当干事的起因。
由于我在团结帮助起义同志方面有成绩,行政职务虽然还是普通战士,但在党支部内被选为支部宣传委员,并被选为连队俱乐部主任。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我被提为连队文化教员,9月后就调到支队政治处俱乐部当见习干事,当时主任是徐诚之同志,干事是解志一同志。这两位同志,是我一生的良师益友。
在不到一年的普通士兵生活中,除了积极参加对起义同志的团结、教育、改造工作外,连队在1945年秋季,开展了军事大练兵,学习射击、拼刺刀、投手榴弹三大技术。提倡拼刺刀练臂力,提倡连续刺杀一万枪。在体育上,有单杠和木马。我最怕跳木马,有一次,我布兜里装了一个玻璃墨水瓶,在跳木马时,没有越过去,木马头碰在布兜上,把瓶子碰碎,玻璃碎片刺进大腿根肌肉中,留下终身伤疤。
1945年春季,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到乳山县海边石港村的沼泽地开荒,我们用镢头在沼泽地中把苇根刨出,土地平整后种上稻子。在开荒生产中,副班长邹世桂同志带领我们班的党员,天不亮就下地干活,把我累得腰酸胳膊疼。我们班受到了连队表扬。
在部队开进乳山县驻在马陵后庄村时,我和表弟王成旅回到垛疃村看望姨父母。老人家虽然不愿意我们当兵,但也无可奈何。在家里呆了不到两小时,就恋恋不舍地回到连队。王成旅也是“胶东公学”的学生,他是1945年春季第二批的,分配到海军支队的一中队一班,正好和我一个班。我担任连队文化教员后,调到支队政治处任见习教育干事,他后来也担任这个连的文化教员。
在1945年秋季反日寇大“扫荡”的斗争中,我们的部队进入我们海阳县境内,有一天,连队驻在离我的老家嘴子前村约20华里的娄子村,我父亲来连队看望我。他老人家是听说我们海军支队驻这里,就赶来了。我们连队首长热情接待了父亲,我们班长邹世桂和老战士方立声、蓝少家,都来看望父亲,介绍了部队情况,请老人家放心。
二、在开辟牡丹江根据地的斗争中
1、东路剿匪战役大捷
1946年5月,南北两路剿匪战役结束后,又由我二支队二团大部、一团三营、十四团一部组成东路剿匪部队。在坦克、战车的配合下,进剿牡丹江市东部之穆棱、东宁地区之匪,由军区刘贤权副司令和二支队田松支队长亲赴前线指挥。
国民党特务头子王枝林、惯匪“吴家三虎(三兄弟)”等派遣特务混进东宁县城,策动我保安队叛变,杀害我30多名干部和战士,我东宁县长杨森林遇害时被群众救出脱险,我绥阳县长夫妇则均遭杀害。
1946年5月,南北两路剿匪战役结束后,又由我二支队二团大部、一团三营、十四团一部组成东路剿匪部队。在坦克、战车的配合下,进剿牡丹江市东部之穆棱、东宁地区之匪,由军区刘贤权副司令和二支队田松支队长亲赴前线指挥。
国民党特务头子王枝林、惯匪“吴家三虎(三兄弟)”等派遣特务混进东宁县城,策动我保安队叛变,杀害我30多名干部和战士,我东宁县长杨森林遇害时被群众救出脱险,我绥阳县长夫妇则均遭杀害。

我东进部队,首先攻克穆棱县城,又激战马桥河,继之又攻克绥芬河,敌人退至东宁一线。经过连续作战,我军于6月30日占领东宁县城。至此,我二支队参战部队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共歼灭和击溃土匪2000余人,匪首“吴家三虎”一死、一俘、一降。王枝林在逃。缴获山、野炮4门,轻重机枪13挺,长短枪600余支。解放了穆棱、绥阳、绥芬河、东宁大片地区。我方伤亡60余人,东线战役胜利结束。
经过三个多月的南、北、东线三大战役,国民党“先遣军”大股土匪,遭到沉重打击,我共毙、俘土匪5000余人,牡丹江地区稳定了。也打通了牡丹江至间岛、图门、东安、佳木斯的铁路交通,使北满、东满广大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为支援前线作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2、参加二团战斗英雄会,与杨子荣、高波合影留念
1946年各路剿匪大捷后,我二团在海林县召开战斗英雄庆功大会,我和宣传科记者王玉良同志,参加了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为团级战斗英雄共11人集体拍照,我和王玉良同志有幸和英雄们一起合影。其中有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的英雄杨子荣、高波。有一位叫马国栋的排长,是位曾参加过抗日联军的老同志,他带领一个班,从五常到达牡丹江,沿途和土匪多次作战,克服了无数的艰难困苦,终于把一个班安全带到牡丹江与部队会合。我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采写了一篇通讯,经张俊涛修改后登在《建军报》上。王玉良则采写了杨子荣等英雄的事迹,在《建军报》上陆续刊出。
经过三个多月的南、北、东线三大战役,国民党“先遣军”大股土匪,遭到沉重打击,我共毙、俘土匪5000余人,牡丹江地区稳定了。也打通了牡丹江至间岛、图门、东安、佳木斯的铁路交通,使北满、东满广大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为支援前线作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2、参加二团战斗英雄会,与杨子荣、高波合影留念
1946年各路剿匪大捷后,我二团在海林县召开战斗英雄庆功大会,我和宣传科记者王玉良同志,参加了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为团级战斗英雄共11人集体拍照,我和王玉良同志有幸和英雄们一起合影。其中有曲波小说《林海雪原》中的英雄杨子荣、高波。有一位叫马国栋的排长,是位曾参加过抗日联军的老同志,他带领一个班,从五常到达牡丹江,沿途和土匪多次作战,克服了无数的艰难困苦,终于把一个班安全带到牡丹江与部队会合。我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采写了一篇通讯,经张俊涛修改后登在《建军报》上。王玉良则采写了杨子荣等英雄的事迹,在《建军报》上陆续刊出。

王学俭(后排中)与牡丹江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的战友在一起
3、坚决打击残匪反扑
1946年4月,牡丹江地区的苏军回国,前方四平保卫战刚结束,潜伏着的国民党特务姜学溶、王介孚等,勾结叛匪王小丁,于5月15日,在牡丹江市发动武装叛乱,包围了我省政府、军区机关、干部学校,后被我军镇压平息。7月14日,马喜山残部又在宁安县芦家屯偷袭我军被我消灭。
(1)杨子荣再入匪巢,活抓匪首“座山雕”
1947年2月2日,我二支队二团侦察英雄杨子荣等六同志,奉命去蛤蟆塘一带侦察匪情。他们弄清匪情之后,经周密布置,杨子荣同志于2月7日独身闯入敌巢,与敌人斗智斗勇,在战友们的密切配合下,蒋介石东北纵队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及以下25人全被活捉。受到军区的嘉奖。
经过1947年一、二、三季度的清剿,加上土地改革后,贫雇农政治觉悟的提高,土匪无处隐藏,牡丹江地区残匪被彻底清除;北部匪首谢文东被我合江军区俘获处决;南部匪首马喜山投靠国民党中央军后,1948年在长春外围被我独立八师三团消灭,该团正是原牡丹江军区新一团。马喜山被押回牡丹江处决。
(2)遵守纪律保护日本遗民
我二支队指战员继承了红军和八路军的光荣传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于日本遗民也善加保护。当时很多日本遗民妇女受到地痞流氓的欺侮、凌辱,我们便出面惩办坏人,同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我在谢家沟那所日军留下的医院住过几天,对日本女护士都很尊重,他们被感动得落泪,我出院时有位叫高桥的女护士,两眼泪汪汪地送出大门口,对我说:“八路军大大的好!”
4、光荣的“兵贩子”,先后送出五个团的兵力赴前线
(1)积极扩军组建新兵团
我们二支队完成了牡丹江地区的剿匪任务后,又派出一批连排干部到宁安县各区去担任区长和区委书记,帮助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改革,把地主富农的土地分给贫雇农。我的表弟王成旅也从连队文化教员岗位上,调去当区长。我们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文件中“我党必须给东北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群众才会拥护我们”的指示精神,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群众分到了土地后,又提出“要保卫胜利果实,就要参军上前线,打倒地主老财的总后台蒋介石”,动员广大青年参军。
(2)一团开赴前线
1947年1月,我们的一团奉命开赴前线,是由李伟主任率队前往,我随一个连队,指导员是我的“胶东公学”同学海阳老乡迟生同志。我们共乘一节闷罐车,这车还没有车门,迟生就用几床军毯挂在车门处,一月份正是严冬季节,火车开动后,寒风吹进车内,冻得大家都把棉被披在身上。过了哈尔滨后,在双城下车,部队编入一纵队一师(三十八军)。排以上干部又返回牡丹江,组建训练新部队。我们的口号是“当光荣的兵贩子,向主力部队运送新兵”。当时上级说,东北民主联军再组建100个独立团,就可以开始战略大反攻。我们当“兵贩子”也是很光荣的。
(3)二团开赴前线
1947年7月,我们的二团又在李伟的率领下开赴前线,我们二支队的一、二两个团都编入了三十八军一师。这次干部战士全留下,这支部队有从胶东海军支队过来的年青有文化的干部,有牡丹江土改时参军的贫雇农出身的青年农民,阶级觉悟很高,在大反攻的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了军威,被毛主席誉为“万岁军”。为了纪念已故战斗英雄杨子荣烈士(1947年,杨子荣在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这个部队仍保留了“杨子荣排”的光荣称号。
1946年4月,牡丹江地区的苏军回国,前方四平保卫战刚结束,潜伏着的国民党特务姜学溶、王介孚等,勾结叛匪王小丁,于5月15日,在牡丹江市发动武装叛乱,包围了我省政府、军区机关、干部学校,后被我军镇压平息。7月14日,马喜山残部又在宁安县芦家屯偷袭我军被我消灭。
(1)杨子荣再入匪巢,活抓匪首“座山雕”
1947年2月2日,我二支队二团侦察英雄杨子荣等六同志,奉命去蛤蟆塘一带侦察匪情。他们弄清匪情之后,经周密布置,杨子荣同志于2月7日独身闯入敌巢,与敌人斗智斗勇,在战友们的密切配合下,蒋介石东北纵队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及以下25人全被活捉。受到军区的嘉奖。
经过1947年一、二、三季度的清剿,加上土地改革后,贫雇农政治觉悟的提高,土匪无处隐藏,牡丹江地区残匪被彻底清除;北部匪首谢文东被我合江军区俘获处决;南部匪首马喜山投靠国民党中央军后,1948年在长春外围被我独立八师三团消灭,该团正是原牡丹江军区新一团。马喜山被押回牡丹江处决。
(2)遵守纪律保护日本遗民
我二支队指战员继承了红军和八路军的光荣传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于日本遗民也善加保护。当时很多日本遗民妇女受到地痞流氓的欺侮、凌辱,我们便出面惩办坏人,同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我在谢家沟那所日军留下的医院住过几天,对日本女护士都很尊重,他们被感动得落泪,我出院时有位叫高桥的女护士,两眼泪汪汪地送出大门口,对我说:“八路军大大的好!”
4、光荣的“兵贩子”,先后送出五个团的兵力赴前线
(1)积极扩军组建新兵团
我们二支队完成了牡丹江地区的剿匪任务后,又派出一批连排干部到宁安县各区去担任区长和区委书记,帮助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改革,把地主富农的土地分给贫雇农。我的表弟王成旅也从连队文化教员岗位上,调去当区长。我们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文件中“我党必须给东北人民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群众才会拥护我们”的指示精神,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群众分到了土地后,又提出“要保卫胜利果实,就要参军上前线,打倒地主老财的总后台蒋介石”,动员广大青年参军。
(2)一团开赴前线
1947年1月,我们的一团奉命开赴前线,是由李伟主任率队前往,我随一个连队,指导员是我的“胶东公学”同学海阳老乡迟生同志。我们共乘一节闷罐车,这车还没有车门,迟生就用几床军毯挂在车门处,一月份正是严冬季节,火车开动后,寒风吹进车内,冻得大家都把棉被披在身上。过了哈尔滨后,在双城下车,部队编入一纵队一师(三十八军)。排以上干部又返回牡丹江,组建训练新部队。我们的口号是“当光荣的兵贩子,向主力部队运送新兵”。当时上级说,东北民主联军再组建100个独立团,就可以开始战略大反攻。我们当“兵贩子”也是很光荣的。
(3)二团开赴前线
1947年7月,我们的二团又在李伟的率领下开赴前线,我们二支队的一、二两个团都编入了三十八军一师。这次干部战士全留下,这支部队有从胶东海军支队过来的年青有文化的干部,有牡丹江土改时参军的贫雇农出身的青年农民,阶级觉悟很高,在大反攻的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了军威,被毛主席誉为“万岁军”。为了纪念已故战斗英雄杨子荣烈士(1947年,杨子荣在追剿丁焕章、郑三炮等匪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这个部队仍保留了“杨子荣排”的光荣称号。

(4)组建新二团
从一团返回牡丹江的排以上干部,和留在军区的干部一道,积极参加土改斗争,在协助地方干部完成土改任务的同时,亲自扩军,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组建了新的“牡丹江军区独立二团”,驻在牡丹江市西郊谢家沟满池医院内。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王谷同志任团长,钱志超同志任政委,倪春溪同志任政治处主任。我从军区政治部宣传科调去当宣传干事,保卫科的初方亭同志调去任保卫干事。
军事训练以投手榴弹、射击、刺杀三大技术为主;政治训练先诉苦后坦白,诉苦是诉在旧社会受的苦;又进行了“谁养活谁”的讨论——是富人养活穷人?还是穷人养活富人?经过三个多月的军政训练和教育,战士们懂得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知道了要翻身解放,永不受剥削,就要到前方打倒蒋介石、国民党、中央军;经过坦白运动,搞清了部队的政治面貌。
(5)在诉苦运动中受教育
我在二团政治处当宣传干事,从部队组建,经过三个月的军政训练后上前线,全过程我都参加了。团政治处主任倪春溪同志,是在胶东时海军支队一中队的副指导员,我们曾一起工作过,他了解我,也放手任用我。政治委员钱志超同志,在开各种会议时总叫我记录。他的夫人颜志同志,曾在军区政治部宣传科和我共同当过干事,她和钱政委结婚后入党时,请我当介绍人。在这里工作,我很顺适。每逢布置一个阶段工作后,我都及时到连队蹲点,记录总结经验,这对增强我的连队工作知识,大有益处。我曾经把这个团的土改、诉苦、坦白运动的全过程,都记录下来,整理成一篇文章,题目是“打开战士心灵的钥匙”。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增加了连队工作知识,更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从战士们诉旧社会的苦中,我知道了贫下中农在伪满时受地主老财压迫、受日本人和警察特务的欺负,真是个个都有一本“血泪账”。从中我更加明确了一个真理,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就是因为它的指战员有高度的政治觉悟,知道为什么去打仗,为谁去打仗,因此不怕牺牲、甘愿牺牲。这样的军队,一定能打倒蒋介石,建设新中国。
从一团返回牡丹江的排以上干部,和留在军区的干部一道,积极参加土改斗争,在协助地方干部完成土改任务的同时,亲自扩军,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组建了新的“牡丹江军区独立二团”,驻在牡丹江市西郊谢家沟满池医院内。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王谷同志任团长,钱志超同志任政委,倪春溪同志任政治处主任。我从军区政治部宣传科调去当宣传干事,保卫科的初方亭同志调去任保卫干事。
军事训练以投手榴弹、射击、刺杀三大技术为主;政治训练先诉苦后坦白,诉苦是诉在旧社会受的苦;又进行了“谁养活谁”的讨论——是富人养活穷人?还是穷人养活富人?经过三个多月的军政训练和教育,战士们懂得了阶级剥削和压迫、劳动创造价值的道理;知道了要翻身解放,永不受剥削,就要到前方打倒蒋介石、国民党、中央军;经过坦白运动,搞清了部队的政治面貌。
(5)在诉苦运动中受教育
我在二团政治处当宣传干事,从部队组建,经过三个月的军政训练后上前线,全过程我都参加了。团政治处主任倪春溪同志,是在胶东时海军支队一中队的副指导员,我们曾一起工作过,他了解我,也放手任用我。政治委员钱志超同志,在开各种会议时总叫我记录。他的夫人颜志同志,曾在军区政治部宣传科和我共同当过干事,她和钱政委结婚后入党时,请我当介绍人。在这里工作,我很顺适。每逢布置一个阶段工作后,我都及时到连队蹲点,记录总结经验,这对增强我的连队工作知识,大有益处。我曾经把这个团的土改、诉苦、坦白运动的全过程,都记录下来,整理成一篇文章,题目是“打开战士心灵的钥匙”。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增加了连队工作知识,更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从战士们诉旧社会的苦中,我知道了贫下中农在伪满时受地主老财压迫、受日本人和警察特务的欺负,真是个个都有一本“血泪账”。从中我更加明确了一个真理,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就是因为它的指战员有高度的政治觉悟,知道为什么去打仗,为谁去打仗,因此不怕牺牲、甘愿牺牲。这样的军队,一定能打倒蒋介石,建设新中国。

1991年,纪念刘公岛起义、海军支队成立47周年老战友聚会威海。
王学俭,山东省海阳县(现海阳市)人。1942年考入“胶东公学”学习,194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参加八路军。历任文化教员、团宣教干事、《铁道兵》报总编、副社长。1958年被错划成“右派”去北大荒劳动改造。1979年平反后,任黑龙江东方红林业局副局长,1985年离休。著有《历史的误会》《三下关东》等书。
(来源:中共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