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是提升乡村社会生存与发展质量的有力抓手,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20字方针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生态宜居是关键、是内在要求、是提升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落实好生态振兴各项工作,能够助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生态振兴,要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充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实施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方式,推进秸秆还田、河湖长制、林长制、农村“厕所革命”等,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态振兴,要发展绿色产业模式。乡村生态经济发展要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理念,从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绿色农业模式,到新能源产业、环保科技等绿色产业,再到具有良好自然环境和独特生态文化的生态旅游业,全国各地推动乡村振兴的举措不胜枚举,可以看出各地都十分注重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有机结合。
生态振兴,要构筑乡村生态文化。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思想,各项发展举措与周边生态环境相适应,充分发掘具有地方乡土特色的生态文化;要着眼于贴近群众生活的细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弘扬乡村生态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强大的凝聚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抓好生态振兴,能够有效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有助于构建各美其美、全面振兴的发展格局,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一份力量。(作者:威海市生态环境局环翠分局 冯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