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海市立医院顺利完成一例复杂手术。经过缜密的术前设计,医生仅从一个鼻孔就切除了巨大肿瘤,目前患者已好转并出院。
患者王某(化姓),因突发视力减退、头痛来神经外科就诊。完善颅脑磁共振发现巨大鞍区占位并肿瘤卒中,肿瘤巨大向上压迫视神经和三脑室底,向下占据整个蝶窦,肿瘤内信号不均,考虑存在有出血,与患者头痛及视力减退相吻合。
患者入院前1天有胸痛,但入院后明显好转,期间也未再发作。虽然入院时心电图正常,而且心肌酶谱也未见明显升高表现,但细心的医生没有放过小细节,急请心内科医生会诊,建议行冠脉CTA检查,显示冠脉左前降支管腔中—重度狭窄,经评估建议手术治疗。那么到底先做鞍区手术还是先做心脏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成了摆在医生面前的难题。

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外二科主任王亮、副主任张建富、主治医生郑鲲鹏想到了综合三甲医院发挥全院多学科会诊优势,为该患者安排了心内科、麻醉科、影像科、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疑难病例全院讨论。
各学科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终敲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将方案和风险告知家属后,家属表示同意该方案。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转ICU观察1天,无明显不适,转回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视力视野明显好转,头痛消失。患者住院治疗一周后康复出院,并安排一周后于心内科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术。
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风平浪静、云淡风轻,但所走的每一步其实都是精心、合理的设计与安排。每一位患者康复出院的背后,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医学人的付出。(来源:威海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