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港湾街道牧云庵村位于石岛湾西两公里处,村子依山而建,是胶东地区渔家传统民居滨海石头房保存最为完整的村落之一,民房主体及院落墙体全部以当地独有的“石岛红”石砖砌筑。牧云庵建村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民间绘画、剪纸艺术历史悠久,1987年被山东美术家协会誉为“画村”。
近年来,牧云庵村深入挖掘“画村”传统文化和产业资源优势,启动“画村”美丽乡村建设,以村落既有的农民画家、剪纸绘画底蕴和石头房资源为基础,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村内石头房、巷道、桥梁进行修缮提升,形成了隆中对、有知院、牧憩院等18户精品民宿,和六尺巷、神龟望海、青云桥等12处写生景观点。
63岁的杨秀波退休后也加入了村里的绘画队伍里。“村里通过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邀请专业老师带我们‘入门’,教我们一些绘画的基本功,有的时候我们在家里自己练习,有的时候也会定期到村里的画室,大家一起画画。”杨秀波说。
此外,牧云庵村还通过传承发展绘画传统,建设了培训创作基地、书画陶艺制作展示基地、“渔乡画村”文房四宝一条街、画家群部落、陶艺馆等10余处特色景点,也吸引了更多人来此感受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人文情怀。每年5月至10月,都会有大批画家带着学生来这里小住一段时间,采风写生,跟村民一起“切磋”绘画技艺。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逐渐推广了牧云庵“画村”的名气,吸引了很多人来牧云庵村,为村里聚集了“人气”。
依托当地海滨风光和书画传统,这里传统村落的保护变得更容易。牧云庵村将当地部分石头房建筑改造成民宿和画室,保留石头墙、石头老街原貌,民宿为游客和各地来此创作的书画家提供住宿;石头房画室既是村民集体练习绘画的场地,也是画家来此写生、教授村民绘画技能的课堂。
“其实,我们也不用特别跟村民强调要保护传统村落的原貌,错落有致的石头房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乡愁’,也蕴含了经济价值,他们心里都知道海滨景观加上成片的石头房,是一种稀缺‘资源’,越来越意识到保护村落原有风貌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村民都很支持。”牧云庵村主要负责人介绍。(来源:文明荣成)

近年来,牧云庵村深入挖掘“画村”传统文化和产业资源优势,启动“画村”美丽乡村建设,以村落既有的农民画家、剪纸绘画底蕴和石头房资源为基础,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对村内石头房、巷道、桥梁进行修缮提升,形成了隆中对、有知院、牧憩院等18户精品民宿,和六尺巷、神龟望海、青云桥等12处写生景观点。
63岁的杨秀波退休后也加入了村里的绘画队伍里。“村里通过荣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邀请专业老师带我们‘入门’,教我们一些绘画的基本功,有的时候我们在家里自己练习,有的时候也会定期到村里的画室,大家一起画画。”杨秀波说。

此外,牧云庵村还通过传承发展绘画传统,建设了培训创作基地、书画陶艺制作展示基地、“渔乡画村”文房四宝一条街、画家群部落、陶艺馆等10余处特色景点,也吸引了更多人来此感受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人文情怀。每年5月至10月,都会有大批画家带着学生来这里小住一段时间,采风写生,跟村民一起“切磋”绘画技艺。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逐渐推广了牧云庵“画村”的名气,吸引了很多人来牧云庵村,为村里聚集了“人气”。
依托当地海滨风光和书画传统,这里传统村落的保护变得更容易。牧云庵村将当地部分石头房建筑改造成民宿和画室,保留石头墙、石头老街原貌,民宿为游客和各地来此创作的书画家提供住宿;石头房画室既是村民集体练习绘画的场地,也是画家来此写生、教授村民绘画技能的课堂。
“其实,我们也不用特别跟村民强调要保护传统村落的原貌,错落有致的石头房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乡愁’,也蕴含了经济价值,他们心里都知道海滨景观加上成片的石头房,是一种稀缺‘资源’,越来越意识到保护村落原有风貌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村民都很支持。”牧云庵村主要负责人介绍。(来源:文明荣成)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 悦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