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记者 周颖)昨日,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市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2023年度运行情况。
“近年来,市属国企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末,18户市属国企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33%,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4.40%、103.30%,市属国企经营状况逐步向好。”会上,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力促我市国有企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生产经营逐步向好,在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全省各地市评估中,我市位列A级(全省第3名)、走在前列。
2023年,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启动,我市市委、市政府于2023年12月29日印发《威海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进一步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
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做到“三个坚定不移”、取得“三个明显成效”为改革方向,大力推进功能性、结构性改革,切实发挥国有经济引领带动作用。组织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强统筹布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到2025年达到10%;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引导热电集团、公交集团、桃威铁路公司等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力度,通过实施华能(威海)电厂余热供暖工程、推广应用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行“绿巨人”动车组等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国有资本向八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集聚,国有企业主业投资、服务我市产业经济投资不低于总投资额的90%;鼓励市属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国有资本向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智慧城市、全域旅游等关系社会民生的关键领域集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支撑引领作用。
此外,坚持问题导向,研究提出一系列深化改革专项行动,如指导企业“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精准选择标杆,到2025年,打造一批行业一流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市属国有企业亏损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到2024年底将亏损面压降至30%以下;开展低效资产盘活行动,2024年完成1年以上应收款项清收任务4亿元;开展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行动,进一步精简组织架构,优化岗位体系,合理控制用工总量等等。(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