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威海市印发《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4-07-04 编辑: 徐栋波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李文思)7月3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于近日正式印发《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将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仓储能力达到3万吨,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100万亩次,争取创建2个流通服务示范县。

  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青介绍,《实施意见》重点围绕“强化农资服务供给,助力农业稳产保供”“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提升流通服务网络,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构建重要农产品应急保障体系,保障居民生活供应”“做强做优社有企业,增强为农服务综合实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等6项任务,全面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其中,在“强化农资服务供给,助力农业稳产保供”方面,《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推进农资经营服务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农资龙头企业与现有骨干农业服务企业共同推广覆盖耕、种、管、收的全程托管服务。同时,加快建设数字化农资流通服务网络,打造1小时农资配送服务圈,并积极加强政策性农资储备,切实增强农资保供稳价能力。

  在“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实施意见》指出,将在健全规模化经营服务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充分集合农业社会化服务骨干力量,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装备,推广“合作社+供销社”托管服务模式。“采用‘合作社+供销社’托管服务模式,能够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市供销社党组成员、监事会副主任黄丹介绍,同时畅通服务主体、经营主体、涉农部门、金融机构间的沟通渠道,进而及时解决托管服务中耕、种、管、收、售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降低种地成本,提升粮食产量。

  在“完善提升流通服务网络,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将重点推动县域流通服务网络转型升级等工作。以威海供销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为支撑,在探索建立“线下实体店+线上小程序直播团购”的新零售模式的基础上,引导城市社区开设供销社村货超市,并在农村培养村级社区团长,逐步打造“日用品下乡—村货进城”的“双向四车道”商品流通服务网络。“争取到2026年,线上线下发展社区团长+实体店400个以上,形成覆盖全域的‘双向四车道’城乡要素流通体系。”黄丹表示。

  在“构建重要农产品应急保障体系,保障居民生活供应”方面,《实施意见》则明确将在制定补助标准、落实补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供销合作社网络渠道优势,探索构建重要农产品应急储备体系,建立轮换运营机制,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在“做强做优社有企业,增强为农服务综合实力”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将推进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增强社有企业实力、强化县级供销合作社统筹发展能力、培育壮大基层供销合作社4项“配套子服务”,全面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发挥为农服务主渠道、生力军和“国家队”作用。

  此外,就“供销合作自身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为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赋能增效。(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