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教育

医者故事丨刘爱玲:潜心科研 逐梦精准医疗

2024-07-09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她是一名坚持临床诊疗和科研的“双料”女医生。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带领团队不断研发、攻关,取得的成果使疾病诊疗更加精准;日常临床,她以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精业笃行,努力学习提高,在肺结节和肺癌、慢性气道疾病、肺血管病等亚专科方面有着过硬的诊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她就是威海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爱玲。
  从医10多年来,刘爱玲始终坚持医疗、科研齐头并进,一边用心救治病人,一边潜心科研。她用激情和智慧在逐梦精准医疗的路上砥砺前行。


  精准诊治 让患者获益最大化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与使命,这也是刘爱玲心中执着的理想和信念。2008年,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学位毕业的刘爱玲,来到威海市立医院,开启了自己的从医之旅。“在我的心目中没有比治病救人更崇高的职业了,我会利用自己所学,努力让患者得到更有效合理的诊治。”在刘爱玲的心目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
  近日,一名40多岁的女子找到刘爱玲诊治。原来,该女子在体检中查出肺上有结节,临床医生根据病情建议半年后复查。由于担心不是良性结节,女子很是焦虑。
  刘爱玲接诊后,对患者的几次CT检查数据认真进行了科学对比分析。借助AI的分析,能够判断出肺结节的良恶性几率高低,同时对比肺结节整体变化趋势,最后给出“结节现无明显恶性征象,目前随访观察”的结果,并告知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通过诊断,给了病人一个相对精准的结果,让患者减轻了心理压力。
  在1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刘爱玲治疗过各种各样的患者。一名名患者能够成功得到诊疗,是与她拥有的过硬技术是分不开的,而这些医疗技术都是她平时刻苦和努力付出的结果。日常一有空闲,她就带着问题查找和阅读文献,向科室的老师和专家请教,并通过参加研讨会、病例讨论等形式,及时学习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最新的临床诊疗和学术进展……
  如今,取得了山东大学博士学位的刘爱玲,临床上对肺癌、结节病、肺间质纤维化、肺栓塞、肺炎等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肺栓塞和肺癌的诊治,是中国医药教育学会介入微创呼吸分会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AI诊断委员会委员,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山东省优秀医师。曾于本专业高水平杂志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多篇。


  潜心科研不断寻求技术突破

  “我们科室的科研工作由我负责,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结节和肺癌、慢性气道疾病的诊治等。”刘爱玲介绍。在多年的科研攻关过程中,她带领团队一次次进行数据验证、一次次熬夜查文献找资料、一次次失败了重新再来……最终换来一次次的成功。
  为了解决临床问题,刘爱玲带领科室科研团队,与山东大学合作,对肺癌诊断和预后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基于CT影像组学建立肺癌诊断和预后诺模图。“在肺癌筛查中,可以使用该模型对肺结节良恶性进行诊断,是恶性肺结节术前无创诊断的预测工具。”刘爱玲说。
  “我们还将影像组学诺模图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个体化生存预后评估的无创预测工具。上述研究内容已申报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成果论文也发表在中科院分区1区期刊上。”刘爱玲介绍。
  不仅如此,她还带领科室科研团队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气道疾病的气道炎症机制进行研究,证实了肠道微生物可通过肠—肺轴缓解气道炎症,这为将来气道炎症分子机制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也有助于临床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控制和缓解。该研究已申报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成果已经发表SCI论文。
  自开始临床工作以来,刘爱玲还多次到外地大医院进修学习,每次归来后都会将掌握的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
  肺结节AI分析就是其中一项。这是她在上海中山医院进修后带回来的,临床上,她结合肺癌筛查、预后模型和AI诊断,能够更精准地指导对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而ROSE(快速现场评估)技术则是她在天津医大总医院进修时掌握的,ROSE在气管镜操作现场,对活检标本进行显微镜下快速现场评估,快速诊断,增加了活检阳性率,减少了创伤。这项新技术还填补了威海市在该项领域的空白。


  患者至上 心怀大爱护航健康

  医者父母心。在刘爱玲看来,一名医者要永远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对待患者要有爱心和耐心。
  “刘主任,这段时间我怎么总感觉很乏力?”近日,一名老患者给刘爱玲打来电话。接通电话后,她耐心地了解情况,并针对病情认真解疑释惑……类似患者的咨询电话,她经常能够接到,无论多忙,她都会第一时间接听,并给予详细的技术指导,或是安抚他们的焦虑情绪,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他们树立治疗的信心。而对于需要做进一步诊疗的,她也积极予以安排。
  行医多年,她以对医学的热忱和努力,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与尊重。“住院治疗期间,刘主任特别负责任,仔细了解我的实际状况,组织专家进行讨论,精心合理设计治疗方案,同时详细跟我的家人介绍病情。她总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感受和包容。”说起刘爱玲时,经她治疗过的老年患者孙女士由衷地说。
  “肺癌是当今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很多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肺癌的早期往往缺乏症状,仅在肺部CT上表现为肺结节。”刘爱玲表示。为了帮助肺结节患者更好地了解肺结节,消除恐惧心理,宣传肺癌防治以及其它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最新知识,工作之余,她自愿成为了一名义务宣传员,通过到社区、企业、学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义诊,以及做课件、写科普文章在媒体上宣传等形式,不断提高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漫漫从医路,悠悠医者心。在1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刘爱玲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及过硬的医疗技术,在守护患者健康的道路上执着前行。“今后,我仍将‘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在医院打造精准医疗的大背景下,不断学习进步,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誓言。”刘爱玲说。(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