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才能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将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威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争当排头兵的意见》,为威海下一步发展明确定位——以习近平总书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全面落实“走在前、挑大梁”使命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市,奋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争当排头兵。
全面落实“走在前、挑大梁”使命任务,要不断塑造新优势,努力创造更多争先领先成果。产业结构向新而行,能源结构向绿而生,开放活力向海图强,民生福祉向高攀升……我市有很多独特的优势,有基础、有条件为全国发展大局增光添彩,为全省“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宗浩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抓牢抓实八大产业集群培育、能源绿色转型、未来产业突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赋予山东的重大历史使命。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市从开年即推出“大抓经济20条”系列政策措施,796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加速推进,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1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环翠区委书记张刚表示,将对标对表全会部署要求,在持续筑牢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根基的同时,聚焦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领域,大力培育更多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新兴支柱产业,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贡献更多环翠力量。
环境质量全省最优、全国领先;“核风光储”绿色能源种类省内最全。扎实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发展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鲜明底色。
“走在前、挑大梁”,要有新谋划、新作为。2023年,荣成市入选首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名单。“我们要进一步扛牢担当,立标突破,加压奋进。”荣成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跃文说。
找准定位,争当排头兵,郑跃文表示,将重点突出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清华大学高通量堆、中能建海上风电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布局新型储能算力中心、碳纤维、医药同位素、船舶绿色动力改造等新赛道。
对外开放始终是威海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市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积累发展新势能。
锚定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明涛表示,将积极培育百亿级外贸载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业态,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时,发挥开发区经济“主阵地”作用,精心打造开放平台,吸引项目要素聚集,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威海毗邻日韩,与两国之间贸易往来密切。眼下,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开放的威海正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远方,不断扩大海外“朋友圈”。
去年,依托华坦供应链,中粮花生、宏安集团等20多家企业入驻东非境外综合服务平台;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4条中欧、中亚国际班列运量突破1.5万标箱……一系列数据让文登区委书记乔新跃深感对外开放大有可为。
乔新跃表示,将把握好质效导向,深挖发展潜力,塑造特色优势,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华坦供应链、多式联运中心、蓝创进出口等优势平台做大做强,发力开拓非洲、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助力更多威海企业、威海产品走出国门、扬帆出海。
威海的城市定位,不仅要产业兴旺,也要人民幸福。以市域之治筑牢幸福之基,我市加快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市。
“去年,威海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会提出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市’目标任务,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宋华东表示。
市委政法委将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力度,持续提升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水平;扎实推进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狠抓矛盾纠纷攻坚化解减存量、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防增量,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同时,坚定不移大抓基层,持续深化数字法治赋能,夯实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以更加奋发有为、卓有成效的工作,助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张宇/文 资料图)
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威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争当排头兵的意见》,为威海下一步发展明确定位——以习近平总书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全面落实“走在前、挑大梁”使命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市,奋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中争当排头兵。
全面落实“走在前、挑大梁”使命任务,要不断塑造新优势,努力创造更多争先领先成果。产业结构向新而行,能源结构向绿而生,开放活力向海图强,民生福祉向高攀升……我市有很多独特的优势,有基础、有条件为全国发展大局增光添彩,为全省“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宗浩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抓牢抓实八大产业集群培育、能源绿色转型、未来产业突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

环翠区委书记张刚表示,将对标对表全会部署要求,在持续筑牢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根基的同时,聚焦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领域,大力培育更多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新兴支柱产业,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贡献更多环翠力量。
环境质量全省最优、全国领先;“核风光储”绿色能源种类省内最全。扎实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发展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鲜明底色。

找准定位,争当排头兵,郑跃文表示,将重点突出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清华大学高通量堆、中能建海上风电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布局新型储能算力中心、碳纤维、医药同位素、船舶绿色动力改造等新赛道。
对外开放始终是威海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市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积累发展新势能。
锚定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明涛表示,将积极培育百亿级外贸载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新业态,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时,发挥开发区经济“主阵地”作用,精心打造开放平台,吸引项目要素聚集,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威海毗邻日韩,与两国之间贸易往来密切。眼下,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开放的威海正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远方,不断扩大海外“朋友圈”。

乔新跃表示,将把握好质效导向,深挖发展潜力,塑造特色优势,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华坦供应链、多式联运中心、蓝创进出口等优势平台做大做强,发力开拓非洲、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助力更多威海企业、威海产品走出国门、扬帆出海。
威海的城市定位,不仅要产业兴旺,也要人民幸福。以市域之治筑牢幸福之基,我市加快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市。
“去年,威海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会提出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市’目标任务,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宋华东表示。
市委政法委将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力度,持续提升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水平;扎实推进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狠抓矛盾纠纷攻坚化解减存量、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防增量,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同时,坚定不移大抓基层,持续深化数字法治赋能,夯实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以更加奋发有为、卓有成效的工作,助力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张宇/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