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新闻

《大众日报》聚焦蔄山:山马西瓜成富民强村“甜蜜产业”

2024-07-20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7月19日,《大众日报》以《山马西瓜成富民强村“甜蜜产业”》为题,对临港区蔄山镇“跨村联建”推动西瓜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进行报道,以下为报道全文:


  “我家主要种的华西211和华西863两个西瓜品种,长势不错,亩产能达到1万斤左右,今年雨水少、天气干旱,结出的西瓜甜度更高,口感更脆。”近日,记者走进威海临港区蔄山镇山马片区西瓜种植地块,瓜农董永秋和妻子正忙着摘瓜、装车,看着一垄垄瓜蔓里圆滚滚的大西瓜,两口子流汗的脸上挂满笑容。
  蔄山镇作为临港区西瓜主产区,全镇种植西瓜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山马片区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走上了西瓜规模化种植之路。山马西瓜凭借本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优势,培育出肉质清脆、瓤沙甘甜的特色西瓜,深受消费者青睐。2017年,该片区山马于村“山马于西瓜”获批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威海首个以村名申报成功的中国地理标志商标。
  蔄山镇人大副主席、山马片区党总支书记李广瑞介绍说,近年来,蔄山镇在山马片区探索实行“跨村联建”,以组织共建推动产业共创、人才共育、治理共抓,推动西瓜种植这个“甜蜜产业”做大做强,奋力打造乡村共富区域发展综合体。
  利用农闲时间,蔄山镇在山马片区组织起“西瓜课堂”,针对瓜农遇到的病虫害防治、肥料使用、果实开裂等难题,多次邀请专家送来现代化种植技术。董永秋等瓜农每次都围在专家周围,听得认真、问得仔细,他表示:“‘西瓜课堂’不光解决了瓜农遇到的问题,更增强了瓜农种植精品、促成产业升级的信心和决心。”
  与此同时,山马片区还注重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供给上,片区持续实施后备力量储备培养计划,将有意向留在乡村发展的青年人才,纳入后备力量队伍集中管理,积极传授西瓜的种植技术,为片区西瓜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蔄山镇党委组织委员刘岩介绍。在青年人才的带动下,西瓜产业成了山马片区的主导产业。今年山马片区种植了1000多亩西瓜,预计产量可达900万斤,瓜农人均增收近3万元。
  西瓜品质提高了,“怎么销”成了瓜农最大的苦恼。“以前,村里家家户户单打独斗,缺少对市场的了解,西瓜卖不上价。”联建村——山马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庆祝说。为此,村“两委”尝试帮助瓜农对接销路,但一个村规模小、产量不足,难以吸引优质客商。恰巧,山马片区探索实行“跨村联建”以来,片区内的各个村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力打造了山马西瓜产业品牌,通过举办十届山马西瓜文化节,将农业品牌和节会经济有机结合,破解了山马西瓜品牌升级缓慢、集聚效应不强等难题。
  “下一步,蔄山镇将借助山马果蔬专业合作社,擦亮山马西瓜金字招牌,同时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致富成果。”李广瑞说。(来源:大众日报)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
  复审:孙美玲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