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港区

临港区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力量保障

2024-07-22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Hi威海客户端讯 7月19日,临港区组织区镇村三级党员志愿服务队、专业志愿服务队,在人员密集社区、河坝下游村庄、靠近山林村庄等高风险地区开展防火、防汛应急演练,设置应急集结、紧急救援避险、修补大坝渗漏点、建立防火带等科目,锻炼提升各部门单位、镇、村(社区)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在应急处置中有效发挥作用。
  “报告,蒋家庄村出现‘台风’导致雨水漫坝险情,请求启动应急预案!”演练当天,草庙子镇蒋家庄村开展防汛演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翊得知险情后,第一时间发出“吹哨”信号。
  “险情”就是命令,十分钟内,党员志愿服务队切换进入“急时状态”,会同赶来支援的区、镇两级应急队伍,接续进行转移群众、抢筑子堰、农田排涝等工作。现场还充分调动了医疗、消防等资源,为受困群众进行常规身体检查。
  19日,临港区还在草庙子镇林泉社区举行防火演练。现场模拟12号楼一单元三楼电路“起火”导致居民被困等突发状况。“险情”发生后,对口支援的临港区经济发展局党员志愿服务队、临港区消防救援大队、镇应急小分队、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4支队伍立马进入“战斗”状态。各小组分工明确,按照既定任务迅速展开行动,消防车就位,消防员上楼,一边连接消防栓,一边疏散转移楼内群众。
  同时,室外消防员通过高空喷水控制火势,半小时后,“火势”被扑灭,受困群众也被安全转移。“通过平急转换机制,极大充实了社区应急保障力量,我们会进一步强化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特别是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培训演练,推动党员在应急处置中冲在前、作表率。”林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伟东说。
  蔄山镇胡家北村模拟受强降雨影响,导致村北大坝发生渗漏险情;汪疃镇汪疃村模拟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导致水库坝西侧发生山林火灾险情……多场应急演练在临港区内开展,展现出各镇村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每场应急演练结束后,大家还会开展复盘会议,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下一次演练提供经验。
  “平急转换”机制的核心关键在于转换。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力?今年上半年,临港区研究印发了《关于建立平急转换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力量保障。
  临港区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成立25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吸纳党员4400多名;组织公安、消防、卫健、建设等部门建立6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及时编入“平时志愿服务编组”和“急时应急处置编组”。“我们构建起‘一支队伍、一张清单、一套平台、平急两用、双向评估’的应急动员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共同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临港区工委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卢旸说。
  临港区还注重搭建信息化载体平台,用信息化赋能“平急转换”工作。以草庙子镇“数智草庙子”平台为例,该平台能够结合平时和急时工作实际,设置平急转换、问题上报、安全生产等模块,全面统筹平时编组和急时编组人员力量,实现问题一键上报、活动一键发布、突发事件一键求助,方便各级各类党员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集结,快速有效应对突发情况,推动实现治理力量整合、应急能力提升。(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鹏雪)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晓佳